该项目作为天津市第一个有考古介入、多学科共同参与的长城保护项目,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前期勘察,包括长城本体勘察、数字信息采集、文献历史研究、植物植被调查、营建材料采集等专题;二是考古勘探,针对性选择多处特征性明显的地点进行发掘,探明长城墙体砌筑方式、内部构造结构及相关附属设施。此项目也是天津市首次关于长城的科研考古项目,为深入研究明长城的历史、文化和建筑特点提供了直观、丰富的实物材料。
项目总投资317.2万元,经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勘察设计团队、考古团队等5个团队共同努力,历时18个月,先后开展了20余次现场勘查,完成对龙凤岭长城段的历史、信息数字化、保存状况及残损病害、特征遗迹发掘、植物与植被、展示利用意向的专题研究,最终编制完成《前期勘察研究报告》和《考古发掘报告》两个学术成果。两项报告通过对历史和现状的研究,对遗址遗物发掘,提出展示利用的可行性建议,并为后期修缮方案的制定与展示利用提供科学支撑。该项目的圆满完成为下一步长城(天津段)保护工程、展示利用及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奠定夯实的科研基础,对天津市未开放长城的保护利用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