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完善生产设施,提升发展水平。加大龙头企业引进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现有龙头企业1家,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150家,实现联农带农1744户,形成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发展模式。累计建成蓝莓园区3000余亩,种植绿宝石等优质品种20余个,园区自动卷帘机、滴灌设施安装率达到100%,自动控温、控光设备安装率超40%,冷藏保鲜库4座,库容12750立方米,全年蓝莓鲜果产量达到1200吨,产值1.2亿元,成为华北地区规模最大、品种最全、效益最高的蓝莓种植基地。
二是加强深度融合,延伸产业链条。成立蓝莓种植技术研究中心,开展前沿技术科研和示范推广。开展基质栽培示范种植,引进市场最优品种L25、优瑞卡1.2万株,累计栽培面积达37亩,预计年内可再推广种植50亩。推进蓝莓精深加工,推出蓝莓果酱、果干、果汁、罐头、果酒等特色产品,不断提升蓝莓附加值。同步推进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建设,在临水生态村崔各寨村流转闲置宅基地36宗,加快建设乡村民宿。
三是推动品牌建设,提高生产效益。加大农产品品牌建设,谋划打造“马伸桥”区域公用品牌,先后注册“蓟之蓝”“汇丰甄怡”“淋河蓝莓”“植加蓝”等商标,获绿色食品认证、有机产品认证和“津农精品”品牌认定。发挥高产量、高品质优势,与京东等电商平台和快递物流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拓展销售和配送渠道。加快“农品进京”步伐,加强与京津冀农产品联盟对接,推动更多农产品走进大型商超、批发市场,提升农产品在京知名度和竞争力,预计全年实现“农品进京”2200万元,同比增长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