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蓟州区坚持党建引领 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来源:蓟州区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3-03-13 08:51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蓟州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部署以及市委要求,把坚持不懈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以党建引领产业兴旺,借助扶持经济薄弱村和乡村振兴示范村之智之势之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蓟州贡献。

着眼能力提升,深挖乡村振兴“新动能”。围绕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高标准、高要求,春节后上班第二周,区委组织部、区农业农村委等单位,分管负责同志带头,划分6个片区,利用1周时间深入镇村召开座谈会,与190余名市区两级驻村工作队队长见面交流,聚焦“五增五提升”任务目标,全面了解进展情况,讲清当前工作形势,培训重点任务,明确努力方向,为全区开展驻村工作集聚动能。坚持抓教育强培养,集中3天时间,举办扶持经济薄弱村、乡村振兴示范村驻村干部培训班,采取集中授课、交流研讨、实地观摩等形式,安排大学院校专家教授和区扶持发展办成员单位,围绕“三农”工作发展方向、推动产业发展等内容进行精准授课,教方法、传经验,特别是专门邀请市委农办、市扶持发展办相关领导传达市委重要指示精神,帮助驻村干部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找准用力方向。强化组织推动,区委组织部成立3个调研组,从正月初八开始,不打招呼、直插基层,对驻村干部落实“四同”要求等情况随机暗访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全区通报批评,确保扶持工作干出实效、落到实处。

着眼产业壮大,拓展增收致富“新渠道”。聚焦解决村集体、村民增收难的问题,牢牢抓住产业振兴这个基础和关键,积极探索农业农村发展新路径、新模式,区委组织部会同区农业农村委、区供销社、区绿食集团等部门,结合蓟州农村实际,经反复调研论证,创新推出“蓟农管家”特色品牌活动,以扶持经济薄弱村为重点,在保证农品质量的基础上,收购全区特色农产品,面向市区两级扶持单位及市场推广蓟州农产品,销售利润反哺村集体经济。打造“区供销社(绿食中心)+村集体+农户”的新型经营模式,通过农资赊销等方式,引导农户开展标准种植,提供“管家式”服务,进一步保障和提升农民收益,增加村集体收入,真正打响“蓟州农品”金字招牌,加快推进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着眼资源整合,培育典型示范“新亮点”。认真落实市委书记陈敏尔同志在蓟州调研时指示要求,着力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突出产业特色,提高农业效益,推动农业接二连三、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拓宽群众增收渠道。聚焦构建“一镇一特、一村一品”新格局,立足村庄资源禀赋,突出差异化定位、特色化发展,以经济薄弱村和前2轮帮扶村为重点,经区委组织部实地走访调研,在全区范围内遴选25个村作为重点打造产业试点村,实现“打造一个、带动一片”的“头雁”效果,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激发新活力。进一步压实乡镇党委主体责任,党委书记亲自上手、亲自研究,抽调人员力量成立工作专班,会同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干部,把准产业发展方向。区直单位主动对接、上门服务,集中力量将政策、资金、项目、服务等资源向打造村倾斜,全力培育具有地域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优质品种、优势产品、地域品牌,确保产业项目快、准、稳地落地生根,不断壮大蓟州乡村振兴新“增长极”。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