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下营镇发挥当地山楂种植面积大、品质好的优势,利用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示范区项目和农业产业强镇项目,积极推进山楂品种培优、精深加工和品牌打造等工作,促进山楂全产业链发展,打造山楂产业强镇。
昨天上午(4月11日),记者在天津市野森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内看到,虽然不是山楂的收获季,但车间生产流水线上依然有工人在忙碌,一颗颗红彤彤的山楂经过初筛,按照果径被分成了数个等级,最终进行烘干、冷冻、装箱,发往全国各地。
天津市野森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段浩然:现在我们每年加工山楂3000至4000吨,年产值在2000万左右,带动周边就业近200人,实现增收1000万元左右。现在我们的产品供不应求,下一步我们打算把厂区扩建,增添新设备,以增加产量扩大产值。
下营镇林果资源丰富,其中,山楂种植因面积大、种类多、品质好,成为果农增收致富的产业。目前,镇域内30个村600多户参与山楂种植,面积约1600多亩,年产量达到3300吨。在对山楂精深加工的同时该镇还将山楂基地新品种引进工程和老山楂树田间管理项目、山楂标准化示范基地和深加工建设项目、山楂果品加工展示展销体验建设项目,作为农业产业强镇建设的重要抓手,促进农村二产加工工艺提升,引领农村产业提质增效,延伸农村产业链条,有效促进农民增收、村集体经济壮大、镇域经济繁荣发展。
同时,利用展览展示平台建设,带动配套休闲旅游业发展,通过平台交易、休闲采摘、观光体验等措施,提升山楂产业线上线下交易量。今年,下营镇山楂全部产业链产值有望达到2.7亿元。
下营镇党委副书记 郭善伯:下一步,我们下营镇将聚焦山楂产业,以山楂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主要路径,建设多主体参与、多利益联结、多业态打造、多模式创新的农业产业强镇。我们将立足“农”的定位、突出“企”的主体、强化“科”的支撑、遵循“融”的路径,以山楂加工带动全产业链互联互通,打造山楂产业的多种业态,形成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良好态势,全力打造以山楂为主题的特色小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