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标兵】穆学明:永葆本色守初心 乡村振兴建新功
来源:蓟州区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3-10-26 08:49

退役军人,脱下军装,使命仍旧在肩;告别军营,家国依然于心。他们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岗位,却有着同样的担当,展现出退役不褪色、勇于奉献、争当标兵的最美姿态,自觉为党分忧、为国奉献、为民服务,书写无愧于时代和军旅的精彩人生篇章。

穆学明同志,中共党员,1976年5月出生,汉族,1995年12月参军入伍,2009年转业到税务部门工作。从国防绿到税务蓝,无论在哪个岗位,他都始终坚守红色初心、秉持军人本色,以拼搏的姿态和辛勤的汗水奋力写下一篇篇爱国精武、担当尽责、干事创业的精彩华章。

在部队服役期间,他政治思想过硬、军事素质精良,2次荣立三等功。从税14年来,他扎根基层一线,努力钻研业务,用心用情服务纳税人缴费人,6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先后2次被蓟州区税务局给予三等功奖励。2021年,天津市税务局、蓟州区税务局承担帮扶经济薄弱村任务,他毅然报名参加驻村工作队,义无反顾投身乡村振兴战场,并凭借过硬的综合素质、优良的工作作风当选为蓟州区邦均镇西草场村驻村“第一书记”,成为乡村振兴路上的筑梦人。

“鲲鹏鸿鹄”之志 在军营里写下“青春无悔”的誓言

“桃李务青春,谁能贯白日”。19岁,他参军入伍,从此把青春压进了枪膛。从军14载,他从义务兵做起,摸爬滚打、苦练技能、不断进步,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营职军官。他政治思想强、军事技术精、作风纪律严、完成任务好,在担任连长期间,连队连续3年被评为先进集体;他对党忠诚,不辱使命,带领连队出色完成部队的训练、比武、演习等重大任务,2次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被师级单位评为优秀基层主官标兵。

“春雨润物”之责 在办税厅彰显“为民服务”的情怀

在他身上,税务局为纳税人办实事的好作风体现的淋漓尽致,面对纳税人遇到的困难,他总是第一时间解疑答难,多次上门服务宣讲政策,手把手教会财务人员基础操作流程,会计们都称赞他是热情服务的“好税官”。

在个人所得税改革之初,汇算清缴刚刚上线,他边钻研,边实践,整编出30余条解答汇算清缴问题模板,推广至全系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他走进教育局、卫健委、民政局,法院,第一中学,区人民医院等30多个单位进行税法宣传,在个税汇缴期间,不论是在工作岗位还是下班休息时间,他的电话始终接连不断,他总是用丰富的理论知识为纳税人排忧解难。他对税收事业的执着和对纳税人的优质服务,受到了广大纳税人的一致夸赞。

守“不忘初心”之约 用脚步丈量“急难愁盼”的民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新征程上,他初心不改,誓做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家园的“兵支书”。

他是服务农民的“知心人”。他深知,基层干部与人民群众关系最近,关系也最为密切,要想走稳脚下之路,就需要眼睛向下,将根基扎到群众生活中。为更好地融入西草场村这个大家庭,他积极走访调研全村220户村民,在他厚厚的笔记本上,记满了村子里每家每户的基本情况和村里的大小问题。2022年暑期,他组织开展“暑期扶志营”实践活动,带队驻村10余名小学生及家长到滨海新区科技馆参观,让家长提升家庭教育理念,让学生开阔眼界,在儿童幼小的心灵中筑牢“科技梦”。他还经常自己出资为村委会购买办公物资,为村里的保洁员购买工作服、防水手套,消毒液等,他经常说,村里的事就是自己家里的事,自己责无旁贷。他把群众一件件民生小事当作“头等大事”来办,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温暖。

他是乡村发展的“守护者”。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驻村时,他发现村庄街道路肩裸露突出,下雨天街道泥泞,大风天灰土四起,不仅影响了村容村貌,更给村民出行和生活带来极大不便,是美丽乡村建设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他积极与村“两委”共商改造计划、做好预算,于2022年10月协调资金11.5万元,完成了村主街路肩硬化及绿化种植,极大改善了村容村貌。

在产业发展中,他积极践行“两山”理论,结合村庄实际,依托邦均镇苗木产业平台,全力打造“苗木之村”。经过发展,西草场村苗木种植面积达380亩,栽植品种33种。有苗木种植户110多个,常驻商户近20户,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200多人,近年年均交易额达200万元,真正实现了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跑出了民族乡村振兴“加速度”。

驻村期间,他的母亲患了重病,作为党员的他深知“自古忠孝两难全”的道理,他选择奔走在乡村道路上,却缺席母亲的病床前。妻子在他的感召和支持下申报了东西部合作援甘工作,远赴海拔近2400米的雪域高原,成为甘肃省天祝县教科局的一名支教教研员。在乡村振兴和援甘支教的路上,两夫妻携手并进,无怨无悔,共同奋斗在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征程上。

虽已脱下军装,但“为人民服务”的铮铮誓言始终未曾忘却,他将汗水奉献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在新征程中,他将以更高昂的斗志,更务实的作风,全身心投入到乡村振兴大潮之中,做好乡村建设道路上的微微萤火,汇聚成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