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区南部平原洼区,州河与青甸洼之间,一个曾因集体经济薄弱而沉寂的平原小村——老曲庄村,正以酒酿面食的醇香叩开产业发展的大门。从“守着沃土讨饭吃”到“捧着金碗闯市场”,这条乡村振兴的突围之路,凝结着基层党组织“领头雁”的智慧与担当,更见证着新时代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寻。
曾经,老曲庄村和许多平原村庄一样,虽然耕地资源丰富,可村民们的收入来源却十分单一,主要依靠将自家耕地承包给种植大户。村集体更是缺乏耕地,只能靠着收取坑塘和储备林的承包费维持微薄的经济收入,发展一度受限。
老曲庄村党支部书记 刘美娇:那时候我就想,村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少,看看能不能通过发展产业,让村民在家门口解决就业,改变村庄现状,找到一条适合我们老曲庄村的发展道路。
于是,刘美娇带领着干部群众四处探寻发展出路。通过外出参观考察,他们受到了启发,决定利用村庄特色资源,开办手工粘豆包加工坊。2023年,“两委”班子带头,在100平方米操作间开始创业,可试生产却以失败告终,但他们并没有气馁。
痛定思痛,刘美娇带着村两委向区镇企业家虚心求教,对一个个候选项目进行反复讨论、反复推演。
老曲庄村支部委员 吴春娟:那段时间我们两委班子抓住一切机会向成功企业家取经,到企业走访考察学习,比如红薯种植、菊苣种植等。
2024年,在镇党委支持下,老曲庄村与天津银麦龙金麦食品有限公司深度合作,共同生产、销售网红产品天然醪糟古法发酵酒酿面食系列。这一合作,不仅真正找到了契合村庄实际的产业发展项目,还成功盘活了1000平方米的闲置厂房,让老曲庄村迎来了新的发展曙光。
产品有了,品牌打造迫在眉睫。刘美娇借助“五星书记工作室”“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等平台,发动党员群众、大学生为产品取名。
老曲庄村党务工作者 张柏林:当时大伙可积极了,都想出份力,提出好多名字,老曲庄、乐曲庄、老曲优选等。
经过反复讨论,“老曲庄”这个名称脱颖而出。刘美娇深知打通销路是产业发展的关键。她借助自己党的二十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影响力、号召力,参加活动时总带着推介函和试吃产品,积极拓展供销渠道。
老曲庄村党支部书记 刘美娇:为了推广产品,我就借助每一次与企业家、网红达人,尤其是参加各种会议活动,我都带着产品,积极推广,慢慢建立了稳定的供销渠道。
为防止村集体亏损,刘美娇积极学习经营经验,并与天津银麦龙金麦食品有限公司进行多轮沟通协商,最终达成了以“老曲庄”品牌入股的经营模式,村庄每年可获取利润分红,2024年村集体年收入增加4万元,同时还带动村民就近就业。
老曲庄村村民 姚建丽:自从有了这个厂子,我在家门口就能就业,离家近,还方便照顾家。
从曾经的发展困境到如今迈向产业发展的“快车道”,老曲庄村用坚持与奋斗书写了一段乡村振兴的精彩篇章。在未来的日子里,老曲庄村将继续砥砺前行,在产业发展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创新,向着更加美好的明天奋勇迈进,让这座平原小村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老曲庄村党支部书记 刘美娇:下一步,我们将与企业共同商议,看看能不能研发出更多更好的产品,更适应大众口味,利用我们的农产品销售公司,把产品继续推广,打造成一款网红产品。另一方面,我们也将继续挖掘地理资源优势,我们地域种植大户比较多,看看能不能在这个农产品深加工上,探索一些方式方法,更多的途径来增加村集体收入,带动村民就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