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完善预案修订,提升应急能力。修订完善区镇村三级《山洪灾害防御工作方案》《行洪河道防汛抢险方案》《青甸洼蓄滞洪区运用方案》《于桥水库防汛抢险方案》,细化险情应对措施,完善应急处置流程。积极开展桌面推演和实战演练,进一步检验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可操作性,不断提升防汛抢险应急能力。
二是加强设施管理,消除风险隐患。自3月10日起,对中小水库、河道、闸站、蓄滞洪区等水利设施进行2轮检查,检查点位219个;检修排水站机泵12座,并完成电气试验,预计5月初排水试车;检修维护水闸启闭设施、闸门、供电设施等108座,对水库、塘坝、山洪沟的渗压计、雨量计、水位计、传输系统等监测设施进行全面检查;清掏干支路65条、检查井6745座、收水井8400座。
三是聚焦综合治理,夯实防御根基。加快推进红旗庄闸除险加固、青甸洼蓄滞洪区工程与安全建设工程、山洪沟治理一期和二期工程等防灾减灾项目进展,确保汛前实现阶段性工程成效。
四是备足人员物资,加强宣传培训。全面加强区镇村三级防汛抗旱物资储备,区级防汛抗旱抢险专业队、机动抢险队到岗到位,坚持“实训”促培,充分发挥抢险专家、“师带徒”平台、专业技术人员作用,分级分类开展防汛知识培训,为防汛组织机构成员“充电蓄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