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织密服务网络,完善中医医疗体系。以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为重要抓手,全面推进中医馆(中医阁)标准化、内涵化建设。目前,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中心卫生院、卫生院)实现中医馆全覆盖,52家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完成中医阁设置。以区中医医院为龙头,组织全区30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组建中医医疗联合体,推动优质中医资源下沉,构建“上下联动、分级诊疗”的中医服务新格局。
二是聚焦能力提升,筑牢中医服务根基。围绕“两专科一中心”建设目标,多维度强化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12次,实现30家公立一级医疗机构开展6类10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52家村卫生室开展4类6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依托区人民医院和区中医医院优质教学资源,联合天津中医药大学举办“天津市第二十八期西学中班”,严格选拔招录临床一线医务工作者140名,推动中西医协同发展。
三是深化传承创新,激活中医文化活力。加强中医药人才梯队建设,建成2个区域级名医团队及区域级名医堂,同步打造文昌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西龙虎峪镇卫生院2个基层级名医堂,以名医效应带动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深入实施中医药弘扬工程,依托区中医医院等医疗机构,组建包括天津市名中医、蓟州区名中医在内的7人中医团队,每月常态化举办中医药文化夜市、中医文化市集、中医药文化惠民月及中医药法宣传等系列活动,让中医药文化走进群众生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