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上午,天津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厅召开“蓟州区推动多业态融合发展 打造文旅‘一号亮点’”主题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蓟州区副区长徐向广介绍了蓟州区推进旅游品质提升、丰富文旅消费业态、策划主题活动、推进文商体旅业态融合发展等工作的有关情况。

徐向广介绍,蓟州区2024年将抢抓文旅发展历史机遇,以“文旅消费年”为工作目标,重点做好文旅品质提升、文商体旅融合发展、拓宽旅游市场等方面工作,实现文化赋能旅游,艺术体育点亮乡村。

在提升文旅品质方面,蓟州区将按照续建一批、新建一批、谋划一批的工作思路,确定2024年入库项目54个,其中续建项目15个、新建项目8个,谋划项目31个,计划投资6.4亿元。以下营镇创建市级旅游度假区为抓手,按照国家级标准规划建设,全力培育蓟州区首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争创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1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片区化打造精品民宿,年内再建精品民宿80户,全区精品民宿达到近400户。丰富夜间消费场景,打造郭家沟景区“蓟州水乡,山中不夜城”文旅消费品牌,争创国家级夜间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
在多业态融合发展方面,蓟州区将不断满足游客文旅消费新需求。文旅融合方面,实施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建设,实施“艺术家村长”计划,组织区文联、摄影家协会等机构,打造一批艺术村、摄影村;举办文化大师课,系列艺术节、音乐节和体育赛事,不断推出新业态、新场景;广泛搜集资料,梳理汇总蓟州的诗词、典故、史实、风景,编撰《诗词中的蓟州》《典故中的蓟州》《青史中的蓟州》和《风景中的蓟州》系列丛书,进一步深化蓟州的文化内涵。体旅融合方面,毛家峪潮玩谷项目开工建设,规划占地面积约1600亩,计划总投资为1.35亿元,将打造集潮玩互动、运动赛事、生态体验和高山运动为一体的主题活动空间,打造成差异化、年轻化、多元化的综合型旅游度假区,计划8月正式对外营业;用好山岳优势,继续举办京津冀山地公路自行车赛、京津冀第二届下营村马等体旅活动,培育“跟着赛事游蓟州”体旅融合品牌,打造京津冀标志性体旅融合产品。商旅融合方面,借助成功创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的契机,加快建设古城、新城、盘山等活力商圈,不断丰富渔阳古街、春山里等街区文旅消费场景;打造3-5家乡村网红大集,不断提升乡村市集休闲功能。农旅融合方面,重点打造官庄、穿芳峪、下营3个乡村旅游示范片区,丰富红香酥梨园、和顺生态园等农旅结合功能区,积极打造乡村旅游后备箱基地,规范刘庄户芳草园、津围北二线山货市集,提升114家休闲农业采摘园,全力推进蓟州农品进京入津、进景区工程建设。学旅融合方面,借助千年古刹独乐寺的古建筑文化特征,做大独乐寺建筑学社影响,与清华大学开展合作,举办古建筑高端研学会场;打造学农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冰雪实践基地,推出5条红色旅游经典线路;整合蓟州区地质博物馆资源,推出地质研学游览路线。
蓟州区今年将继续拓宽旅游市场,以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周年为契机,深入实施“引客入蓟”工程,策划举办第二场“山水蓟州,京津花园”文旅专题推介会,加大与京东文旅圈、京东休闲旅游示范区等成员单位沟通交流,推出北京风景名胜区年票、京津冀旅游一卡通、锦绣华北联合旅游年票等合作旅游线路,打造3个高品质团建基地。充分利用新媒体渠道,不断制造网络热点、引爆点,提升“蓟州文旅”的网络曝光度。按照“月月有活动、季季有精彩”工作思路,策划举办40项特色文旅活动,其中4月3日将举办“畅游京津冀·协同共发展”第19届盘山开山节暨京东黄金走廊联席会议,开展民俗演出、文艺演出、乾隆游山表演等活动和盘山市集,同时与“津云”新媒体平台合作推出首届“遇见盘山”全国抖音短视频大赛,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书画报合作举办“遇见盘山”中国当代名家书画展。5月18日将举办第21届中国·天津黄崖关长城国际马拉松旅游活动,目前国内外报名已经开启,已有50多个国家的近千名马拉松爱好者报名。此外还将举办第16届蓟州梨园情旅游文化节、第31届金秋文化旅游节、中国盘山武术节等系列活动,八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将在今年恢复开放。
发布会上,蓟州区副区长徐向广,区文化和旅游局党委书记、局长宋伟龙,穿芳峪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付振中,天津市渔阳生态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荣祖成,天津蓟州旅游文化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艳东分别就相关问题答记者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