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考期间,孩子如果焦虑、失眠……,家长该怎么做?
来源:天津市蓟州区教育局 发布时间:2023-06-09 16:06


高考进入第三天,许多孩子出现焦虑、失眠等情况,有的家长甚至比孩子还着急。那么,在这个特殊的时刻,作为家长应该怎么做,才能更好地陪伴帮助孩子走过人生中特殊时刻呢?请来看蓟州教育给您的建议:

高考期间,建议家长要做好以下几件事

    一是家长要持有一颗平常心。要正确看待考试,人生的路很长,高考和一生相比,只是人生一站,以后还有无限可能。

二是管理期待。要按照孩子的历次成绩的中位数而非最好成绩设定期望值。核心是接纳孩子现有的水平,避免过度期待。

三是不添乱。不施加压力、不紧张焦虑。父母的情绪直接影响孩子的考试状态。同时建议家长不要过早给孩子一些许诺。比如许诺孩子考完试之后买什么,能够满足什么需要。孩子毕竟是孩子,他马上就浮想联翩,去畅想美好的未来,就无法关注于眼前还没做的事情。

四是全心、全程地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父母双方对孩子的学习方向、目标、方法争取一致,统一战线,如有不同意见,建议保留;跟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减少唠叨;帮助调节孩子的身体和心理状态,用细心的观察、积极的鼓励、耐心的倾听和陪伴,将信心和信任传递给孩子。为孩子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注意荤素搭配。不要贸然给孩子添加营养品或从未吃过的“特别食物”。

五是做好突发情况预设。告诉孩子,有任何突发状况,及时联系考场老师、班主任、警察等工作人员帮忙解决,保持好自己的节奏!


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不向孩子传递紧张情绪,这很重要!!!



孩子紧张失眠怎么办?

如果考生的睡眠是长期问题,就不要在考前做专门调整,长期失眠是很难在几天内改善的,不妨带着这种睡眠状态迎接高考;不要在考前突然服用助眠药物。

如果是因为考试紧张、兴奋造成的应激性失眠,建议家长这样做:

一是可以帮助孩子采取辅助放松方法。入睡前可以让孩子热水泡泡脚,如果孩子上床后睡不着,可以放一些轻松的音乐帮助孩子缓解紧张焦虑的心情。

二是告诉孩子,高考前睡眠不太好很正常,即使考前失眠也不会影响考场发挥,人在有压力的时候睡眠状态比平时稍微差一点点,也很正常,不必太过纠结。

三是合理安排午睡时间。午睡时间以半小时为宜,不宜超过1个小时。从睡眠规律来说,被突然唤醒的深度睡眠会造成头脑的不清醒,午睡时间过长也会影响晚上的睡眠。如果以往没有午睡习惯,家长们也不要为了让孩子保持精力而强行规定午睡时间。



我要问孩子“考得怎么样”吗?

考试后,考生从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中缓解,需要的是休息。家长不必主动和孩子谈考试的话题,但可以保持微笑。没有到现场接考的家长,下班回家,一切如常即可。

根据不同情况回应孩子提出的话题。例如孩子主动讨论考试。有的孩子会说部分科目没有考好。家长请仔细观察,如果孩子有想要倾诉、宣泄的情绪,那么家长可以倾听,为孩子提供一个环境,回应孩子的情绪,让孩子宽心,坚定孩子的信心。当孩子的情绪通过倾诉得到宣泄、缓解,这时家长再给出建议,让孩子放松心情,不再纠结,从已考科目中脱离出来。

如果孩子主动表示某科目的考试考得不错,这时家长可以先给予肯定,再提醒孩子沉心静气应对后面的考试,引导孩子科学调适心态,做到平稳发挥。

假如孩子说部分科目没考好,怎么办?

一是倾听孩子,理解其感受。家长这时候需要特别去倾听他的不安,他的自责。有人理解他,可以坚定孩子的信心。请放心,绝大部分孩子是理性的,当情绪平稳以后,他能够振作起来。

二是让孩子知道主观感受不等于真实结果。在结果没有出来前,考试过程中的主观体验、流畅与否并不等于真实的结果。

三是鼓励孩子“考完一科忘掉一科”。考完的科目已经不能更改,再想也没有用,走出考场后,就不要再去想刚才的考试,同学之间也不要互相询问,鼓励孩子收拾好心情,调整好状态,全心迎接新的一科。

四是让孩子知道正常发挥即为“超常发挥”。我们可以和孩子说,能够发挥出正常水平也是一种“超常发挥”,在有压力的时候会比平时状态稍微差一点点,这种情况非常正常,其他同学也是如此。


高考已经进入到第三天

希望广大家长们

陪伴孩子冲刺好高中阶段最后一程!

蓟州教育会一直陪伴您!

让我们一起为孩子们加油!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