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驻村 用“情”帮扶 ——记市委办公厅驻村工作一队队员张茗帏
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青年,“要不怕困难、攻坚克难,勇于到条件艰苦的基层、国家建设的一线、项目攻关的前沿,经受锻炼,增长才干”。正是怀着这种扎根基层、为民服务的热忱之心和艰苦奋斗、锤炼本领的坚定决心,2021年7月,天津市专用通信局工程师张茗帏,主动请缨参加市委办公厅的驻村工作,来到蓟州区上仓镇东郭家庄和西郭家庄村,开展经济薄弱村扶持发展工作。在2年多的驻村时光,他始终以“坚守初心、实干笃行”作为驻村工作的基本要求,真蹲实驻、真抓实干,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赢得了广大村民的尊敬和认可。
坚持铸魂补钙 坚守为民初心
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理想信念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张茗帏始终将政治理论学习放在第一位,每周坚持自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著作选读》《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等学习资料以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做好学习笔记,常学常新、常思常悟,壮实信念骨、铸牢忠诚魂。2年来,撰写理论学习笔记3万余字,心得体会20余篇。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离不开党员干部示范带头,从驻村的第一天起,他就立志要当好党的宣传员和传声筒,将党的好声音传送到群众心坎上,积极助力村级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每月与村党员干部共同参加“党员政治学习日”集中学习活动,领学文件精神,交流心得体悟。同时,与村“两委”干部常态化开展党课“微宣讲”活动,将课堂设在田间地头、文化广场和群众家中,用最朴实的语言宣讲党的政策和理论,让理论宣讲瞄准群众需求,更有热度和“泥土味”,真正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坚持以学增智 厘清工作思路
张茗帏没有基层工作经验,刚来到村里开展工作时,他也有些无从下手,在初步了解村庄基本情况和发展现状后,他沉下心来迅速调整心态,投入到帮扶工作中去。

搞调查研究,是他打开方法大门的“金钥匙”。在刚来的3个月里,张茗帏和工作队成员日夜兼程、风雨无阻,通过上门入户、踏查田间地头等形式,走遍了两村678户,建立起涵盖1875人的村民基本信息数据库,全面掌握了两村的基本情况。逐渐地,张茗帏尝到“走访”的甜头,并向工作队提出“六个走到”的想法,随着走访调研的深入开展,工作队很快打开工作局面。
拜群众为师,是他增长真知才学的“敲门砖”。村中工作有不懂的问题,他会认真记录,第一时间向队长和村干部请教,深挖细思,直到明白为止。了解实情,问计于群众、问计于实践,把群众面临的问题挖掘出来,反映的意见收集上来,用好群众在创造性实践中获得的“真知识”、总结的“金点子”,以学促干、以用促学,在日复一日的积累中,他的素质本领和专业技能不断提高,工作思路更加清晰了,开展工作也有了足够的“底气”,“小张”,也渐渐地在村里人口中亲切的传开。

为了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他还主动学习农业技术、带货直播、集体经济等方面的专业书籍,参加区、镇两级的学习交流活动,开阔视野,拓展思维,不断提升专业技能,以便更好地为村民答疑解惑、指导服务。
坚持倾情奉献 解决急难愁盼
2022年7月,张茗帏同志岳父确诊为晚期肺癌,直至今年7月老人去世,一年里他利用周末时间在医院替换妻子照顾老人。那段时间,队友们每当看到他拖着疲惫的身躯,仍然坚守工作岗位,无不心疼,总是想让他多休息会儿、替他多分担点。尽管身体明显消瘦,尽管已是身心疲惫,但责任与担当促使他始终以精神饱满的状态出现在工作岗位上。在新冠疫情期间,他和工作队成员毅然选择留守村里,协助两村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连续2个月没有回家,主动放弃休息时间,舍小家为大家,多次与村“两委”班子一起完成核酸大筛采样工作。“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身肩责任与使命,就要用实际行动来践行。”他说到了,也做到了,大家纷纷为他竖起了大拇哥。
始终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两村有3名群众因为经济困难而无法缴纳居民医疗保险,他立即联系美年大健康天津分公司,经过沟通协商,公司承诺每年为这3名群众支付保险费用。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主动与派驻单位党支部沟通,提出与两村开展共建活动,党支部连续两年为10名贫困孩子送去学习用品,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党的温暖和关怀。

坚持实干笃行 增添发展动力
张茗帏积极协助村委会处理各种村务事宜,常态化组织开展环境清整志愿服务活动,不断增强村民文明环保意识,号召大家积极参与各类文化健身活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2022年8月,面对村中京秦高速路边环境问题,他积极协助队长与城投集团高速一公司取得联系,争取到18万元投资资金对京秦高速边的绿化带进行整治,清除牛粪垃圾,疏通沟渠、重新绿化,全力消除环境污染问题,进一步扮靓了村庄的整体颜值,提升了群众的居住水平和获得感。
问民之所需,听民之所盼,协助村干部和工作队为群众排忧解难,尽其所能为老百姓办实事、解难题,是张茗帏时刻扛在肩上、牢记于心的职责使命,他坚信只有坚守初心,持之以恒地为村民干实事、出成效,当好群众的“服务员”和“暖心者”,方能不负青春韶华,实现人生价值。
两年驻村人,一生驻村情。在这短暂的帮扶时光里,张茗帏同志全力冲刺乡村振兴这场“接力跑”,在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画卷中印下了坚实步履、展现了奋斗身姿,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