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近日,天津市蓟州区审计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了《天津市蓟州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规划(2025—2030年)》。《规划》围绕优化工作机制、推进审计全覆盖、创新监督模式、提升工作质效和深化结果运用五大方面,细化实化16项具体举措,为蓟州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统筹谋划、整体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制度性保障。
强化顶层设计,凝聚监督合力。《规划》明确以区委审计委员会为统领,注重发挥经济责任审计“龙头”和引领作用,逐步深化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制度,强化与纪检监察、组织人事等监督贯通协同,着力构建“一盘棋”工作格局。同时,把基层内管干部审计纳入指导监督范畴,有效促进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有机融合,不断筑牢经济安全网格化治理基础。
注重统筹结合,突出监督重点。《规划》紧盯重点领域、关键岗位,要求制定年度审计计划与预算执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等项目通盘谋划、统筹实施,切实达到以“重点监督”带动“全面覆盖”的目的,有效落实“应审尽审、凡审必严”要求。按照被审计领导干部管理的资金资产规模、岗位风险等级,实行“现场审计+专项调查+延伸审计”分类动态管理,确保审计监督重点突出、权力运行规范到位。
坚持多措并举,强化成果运用。《规划》突出科技赋能助力风险防控,提出探索人工智能、DeepSeek审计大模型等应用研究,全力推进智慧审计体系建设。注重深化“审事评人”机制建设,通过“六审六看六揭示”客观评价履职情况。同时,用好协同贯通机制,编制“履职清单+风险清单”,将审计结果嵌入干部管理全链条,确保“审计结果”转化为“审计成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