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岁习俗
来源:天津市蓟州区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3-04-18 17:52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大年初一”,是古老的传统节日。旧时家家祈神、祭祖,这种习俗一直保留到1966年,初一早晨,家家放鞭炮,穿新衣,预祝全年平安。这种习俗,流传于今。早饭后,晚辈给长辈、老师拜年,长辈给孩子压岁钱;贺词大都为“恭喜发财”、“见面发财”等。新中国成立后,旧式贺词被问候所取代,旧式拜年被团拜、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慰问五保户所取代。中午,全家人围在一起吃煮饺子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但吃饺子前不准扫地、汲水、动刀剪的旧俗已经废除。正月初一,家家贴春联、窗花、年画,这一习俗保留至今,但内容有了变化。回民不拜年,不贴对联。

正月初二旧称迎财神。这天,家家争相早起,到村外烧香叩头放鞭炮,迎财神进家,80年代仍放鞭炮,其他已废止。这天,还有家家吃面条的习俗。

元宵节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又称灯节。一般人家午饭吃饺子,晚饭吃元宵,今仍存。农村妇女出家串门,名为“走百病”,已废。晚上,张灯结彩,燃放鞭炮,观灯赏月,直到深夜。这一习俗流传至今。近年来,县文化馆在县城鼓楼举行灯会,人们聚会鼓楼前,观灯赏月,县内各镇表演花会。

二月二俗称“龙抬头”,亦称“懒龙出窝”。这天早晨,人们把家中缸里的陈水淘净,灌进水壶,倒到河边,名曰“引懒龙出窝”,然后从河或井里取水,倒进水缸里,名曰“引来勤龙”。县镜南部有“二月二,龙抬头,不准往缸里挑水”的习俗。早饭,吃小米粥,t饽饽;中午饭,通常为米饭、烙饼或饺子,谓之“吃龙子”、“扯龙皮”、“攀龙角”。如家中有属龙的老人,则一天不动刀,免伤龙体。现许多家庭已饮用自来水,这一风俗,仅存吃饺子或烙饼。

清明节又称“寒食”、“鬼节”,是晚辈为死去的长辈扫墓之日。上午,旧时习惯是后辈人备供品、香火、挂纸到祖坟扫墓培土,祭奠祖先,俗称“上坟”。中午,同祖同宗的男人一起会餐,俗称“吃坟”,亦作“吃寒食”。新中国成立后,每逢清明节,干部、学生及烈士子女到盘山、f岭庙烈士陵园扫墓,敬献花圈,寄托哀思。县内实行火葬后,吃坟的风俗废止,但上坟之风仍存。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历史上这天家家吃粽子,门前屋檐下插上蒲艾。儿童脖颈上挂上五彩线,或在脖颈上挂个小荷包,以示避瘟消灾。将雄黄酒擦在小孩额头上,或洒在屋角,以驱逐五毒(蛇、蝎、蜈蚣、蛤蟆、壁虎)。早晨吃鸡蛋,成年人在腋下系红布条子,取“趋吉避凶”之意。这些习俗只有吃粽子流传至今。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又称“丰收节”,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节。这天,晚辈给长辈敬送月饼、酒、果品等礼物,午饭吃炖肉、炒菜;夜晚,全家人坐在堂前吃月饼,赏月亮,庆团圆,祝丰收。十六接闺女吃“残食”。这一习俗流传至今。

寒衣节农历十月初一为寒衣节。这天家家剪纸为衣,在坟前村外路口焚烧,为死者送寒衣。这一风俗至今尚存。

腊八节农历腊月初八为腊八节。早饭吃腊八粥,象征五谷丰登。家家争先做早饭,意在谁家饭早谁家的庄稼就早熟。这一习俗流传至今。

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传说是灶王爷上天的日子,故又称“祭灶”。小年的前几天,家家打扫房屋,意为不让灶王爷把土带走。晚上,从龛内揭下灶王爷像,用糖瓜封住口,意为把灶王爷的嘴粘住,以免见玉帝时说坏话;然后将灶王爷像焚烧,谓之“升天”,边烧边磕头祷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有的地方烧假马、放鞭炮送灶王爷骑马上天。到腊月三十日,再供新灶王爷像。50-60年代,祭灶王爷的习俗逐渐消失,打扫房屋的习俗流传至今。

腊月三十这天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历史上各户插谷穗、贴春联、竖灯杆、设香案、摆供品、祭祖先、接喜神、迎灶王、送香、撒岁。中午,全家团聚,“吃年饭”。晚上,谓之除夕,点蜡烛、放鞭炮、发大纸、祭天地,直到次日凌晨才睡,谓之“守岁”,有“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之说。发大纸后,缺男孩的妇女站在家门口,大声唤“黑小子,白小子,来我家中吃饺子!”妇女出门要故意咳嗽几声,以逐散鬼神。80年代,大部分家庭“守岁”是全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一直看到深夜12时。因守岁时间较长,子夜前吃饺子,为“年夜饭”。包饺子时,在馅里放一二个硬币,相传谁吃到谁有福。午夜钟声响过,家家燃放鞭炮、彩色礼花等。

县内传统的时岁习俗还有:破五(正月初五)、乞丐节(农历七月初七)、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新中国成立后,法定公历节日有:元旦(1月1日)、国际妇女节(3月8日)、植树节(3月12日)、国际劳动节(5月1日)、青年节(5月4日)、国际儿童节(6月1日)、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念日(7月1日)、建军节(8月1日)、教师节(9月10日)、国庆节(10月1日)。届时,有关单位召开纪念大会、座谈会、茶话会、举行电影晚会、表演文艺节目等多种庆祝活动。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