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州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筑牢网底为重点,拓展服务空间,突出分级分层分流,着力构建覆盖全民的健康保障体系,有效突破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发展的“最后一公里”。截止12月底,蓟州区率先实施全域村卫生室医保联网改造工程,现已完成361所村卫生室改造工作,从源头上解决了企业群众看病难、看病报销不方便的问题。一是推动基本医疗保障“纵向到底”。区卫生健康委、区医疗保障局、区医保分中心联合出台《蓟州区关于加快推进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管理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任务目标,确保应纳尽纳。针对全区村卫生室底数较大,资金和设备投入不足的情况,相关部门主动与移动通信公司和农业银行等单位合作,10月份多方筹措资金1193.8万元,加大资金和软硬件等设备设施的投入力度,升级改造村卫生室HIS软件、电子病历、检验系统软件和网络设备、监控设备等。截至12月底,医保联网村卫生室由上年83家增长至361家,服务群众由18.2万人增长至79万人,村卫生室医保联网已全面覆盖,实现医疗保障服务“村村通”。二是优化医疗资源布局“由表及里”。建立分级分层分流的医疗救治体系,健全以医共体总院为龙头的紧密型医共体运营模式,统筹推动三个区域临床诊疗中心、三个慢病管理中心、五个急救体系中心、六个资源共享中心建设。截至12月份病理诊断中心累计完成由上年150例增长至1312例,消毒供应中心由652包增长至1152包。健全以区带镇、以镇带村长期帮扶机制,全面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建成覆盖“区、镇、村”三级胸痛救治体系,全区30家基层医疗机构全部通过胸痛救治单元市级验收,新建成100个村级胸痛救治点,诊治胸痛群众由上年的81例增长至434例,开启胸痛救治“蓟州模式”。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云影像平台建设,推动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智慧医院建设,初步实现基层卫生机构与区域二三级医院系统数据互通共享。三是促进医防融合发展“深化内涵”。蓟州区将健康服务的目光聚焦在医学的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上,创新致力于为群众提供更高品质的安宁疗护,12月份央视12频道报道了安宁疗护蓟州经验。塑造医院文化特色品牌,健全完善医疗机构团队竞技PK机制,打造文化标杆和样板典范6家。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立“3+1+N”精品团队215个,同比上年增长5%,家庭医生完成签约续约30万人,同比增长3%,老年人签约10万余人次,同比增长0.5%。截至12月份,前三季度新增中医馆10家、新增中医阁20家,四季度新增中医馆20家、新增中医阁32家,实现中医馆设置全覆盖,完成蓟州区西医学习中医培训基地创建,首次选树区级名中医6名。创新中医药服务模式,构建“十五分钟中医药健康圈”,创新举办中医药文化“夜市”和中医药文化“市集”5场次,服务群众5000余人次,为群众提供“沉浸式”中医药特色疗法和健康服务。四是主动融入国家战略“拓展外延”。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大与北京常春藤高端医学人才联盟沟通合作力度,大力引进京津优质医疗资源。推动与“平蓟三兴”地区建立医疗卫生协同发展机制,11月份成功举办京津冀健康城市联盟首届病媒生物防制技术交流展示会和津京高血压防治论坛。天津市创伤中心建设在全市首批暨新五区首家通过。区中医医院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北京友谊医院平谷医院分别组建中医专科医联体。深入开展东西部结对帮扶,截至12月份累计选派26名医疗技术骨干赴甘肃省天祝县和古浪县开展医疗帮扶工作,接收受援地区77名医疗人员来蓟培训进修,区帮扶专家累计开展业务培训和专题讲座124场次、会诊及疑难病例讨论213例、开展新技术、新项目20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