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
第0122号建议的办理答复
李云飞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提升天津市蓟州区乡村民宿满意度的政策建议,经研究答复如下:
近年来,蓟州区先后获批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第二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中国天然氧吧”等称号。2023年被文化和旅游部评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创建单位、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
乡村旅游是蓟州区的特色产业,更是蓟州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经过近30年的发展,乡村旅游已辐射到区内20个镇乡、100多个村。截至目前,全区农家院(民宿)已达2393户,床位近6万张,直接从业人员1.2万人,带动农民就业6万人,受益人口达18万人,形成了“百村创建、千户发展、万人参与”的格局。自2020年蓟州区实施农家院提升改造三年行动方案以来,精品民宿达304户,成为了蓟州乡村旅游的火热产品。先后创建了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中国美丽田园、中国最美休闲乡村12个,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18个,全国特色景观名镇名村5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5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5个,国家级甲级、乙级民宿4个。
您在建议中提出的提升蓟州区乡村民宿满意度的具体措施,与蓟州区乡村旅游发展思路不谋而合,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下一步,将在以下方面予以落实:
一是积极开展专题培训。2024年,将加大培训力度,举办文化旅游大讲堂专题培训,提高我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管理与服务水平。同时,积极鼓励、引导民宿主提升客房硬件配套设施。今年一季度已经举办二期培训班,就蓟州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举办专题论坛,对全区景区、民宿进行培训。同时,与携程集团就网络营销对全区民宿进行了集中培训,得到民宿主的普遍好评。
二是举办民宿设计大赛。去年,我区成立了“天津市蓟州区旅游协会”,在此基础上,为深入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继续推进蓟州区农家院提升改造,引导全区民宿产业特色化、品牌化发展,拟由旅游协会牵头组织举办第二届民宿设计大赛。通过大赛推出一批主题鲜明、设计独特、品位突出、经营良好、文化特色明显的精品民宿,更好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促进蓟州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
三是组织等级民宿评定。为提升旅游民宿行业标准管理水平,培育我区等级旅游民宿品牌,按照《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要求,2024年拟组织申报国家级等级民宿6户。
四是用艺术点亮乡村。以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为契机,把图书引入民宿,提高民宿文化氛围,并将获得百花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的本土作家作品引入民宿。打造下营镇大平安书画村、官庄镇玉石庄村民俗村、砖瓦窑民谣村、渔阳镇西井峪民俗摄影村、穿芳峪镇小穿芳峪诗歌村等文化旅游特色村。“清明节”前在穿芳峪镇举办“遇见美好·走进穿芳峪”第二届桃花诗会,古筝、诗朗诵、童声组唱等节目,深受欢迎。此外,还将开展非遗进旅游村、非遗进民宿等活动,增强游客体验感。继续举办好渔阳镇西井峪村、官庄镇玉石庄村“村晚”,丰富乡村文化生活。
五是打造特色村镇。孙各庄满族乡作为我区满族文化特色乡,现已组织申报全国乡村旅游重点乡镇,隆福寺村申报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以此为基础,打造乡村旅游满族特色文化示范点。同时,拟投资5100万元实施满族八旗营地项目,以满族文化为主题,融入征战训练作为特色文化体验,与游乐功能相结合,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和差异性的体验场景。目前,村规修编和项目设计方案已完成,正在进行审批。
六是抓好顶层设计。为进一步规范农家院(民宿)经营管理,保障旅游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维护旅游市场秩序,制定《农家院(民宿)管理办法》,明确开办要求、经营规范、监督管理等,促进农家院(民宿)持续健康发展。
感谢您对蓟州区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今后多提宝贵意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