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草背景
“十四五”时期,是蓟州区加快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蓟州的第一个五年。为明确全区“十四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发展任务和政策取向,找准经济社会发展的用力方向,区委、区政府坚持发扬民主、开门问策、集思广益,把基础研究、统筹设计、问计于民、领导把关、专家评判各个环节紧密结合,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根据《中共天津市蓟州区委关于制定蓟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远景目标的建议》,编制完成了《天津市蓟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并经蓟州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
二、基本框架
《规划纲要》共分为3大板块、13章、50节。
第一板块为总论。包括第一章、第二章,共7节。主要阐述我区“十三五”时期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的成就,“十四五”时期面临的发展环境,展望了到2035年的远景目标,明确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定位和主要目标。
第二板块为分论。包括第三章至第十二章,共39节内容。主要分领域阐述了我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推进改革的重点任务,分为三个层次。其中:
第一层为第三章和第四章,共7节。围绕推动“三地一城”建设,安排了“深度融入京津冀,建设协同发展新高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高水平建设宜居的山水文化名城”两个方面重点任务。
第二层为第五章至第七章,共13节。围绕高质量发展,安排了“坚持绿色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科技孵化应用基地”“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着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三个方面重点任务。
第三层为第八章到第十二章,共19节。围绕生态、文化、民生以及社会治理,安排了“系统治理山水林田湖草,筑牢生态安全格局”“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彰显千年古县新魅力”“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持续推进改革,激发蓟州发展新活力”“推进社会系统治理,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蓟州”五个方面重点任务。
第三板块为结尾。包括第十三章,共4节。围绕强化规划执行,安排了“加强组织领导”“突出项目支撑”“健全实施机制”“完善考核监督”四个方面重点任务。
三、亮点解读
第一,关于“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原则。对标区委“十四五”规划建议,确定五个基本原则。一是坚定秉持绿色发展,深入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强调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筑牢京津绿色生态屏障。二是坚定秉持协同发展,强调把服务首都作为蓟州首要的城市功能,在服务北京的过程中,不断做强比较优势,深度融入协同发展。三是坚定秉持改革创新,强调直面蓟州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国企混改,理顺财税管理体制,打通阻碍发展的痛点堵点。四是坚定秉持系统谋划,强调树立全区一盘棋思想,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五是坚定秉持执政为民,强调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众,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第二,关于发展目标。关于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主要采取了定性表述、蕴含定量的方式,形成一种鲜明导向,进一步把工作重点聚焦到发展质量和效益上。关于“十四五”时期的发展目标,是在认真测算的基础上提出的,除了生态领域指标为约束性指标,其他均为预期性指标,主要体现目标导向,旨在激发全区上下的工作动力。
第三,关于发展定位。在深入分析大局大势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蓟州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和发展实际,提出了“三地一城”的功能定位,即非首都功能特色承接地、京津城市服务保障基地、国家休闲度假目的地、宜居的山水文化名城,明确了蓟州服务京津的区域节点城市功能,为精准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指明方向。
第四,关于发展格局。主要对标区国土空间规划,在《规划纲要》第四章中,提出了构建“一核两带三区”的发展格局,“一核”即以渔阳古城、蓟州新城和蓟州经济开发区为主体的中心发展核,“两带”即大盘山山前发展带和克黄公路发展带。“三区”即北部山地生态旅游休闲区,东部于桥水库生态涵养区、南部现代都市农业区。同时,还围绕重点区域、特色产业、服务功能、建设重点等方面,分类提出了推进镇、乡、街、村经济社会发展方向,规划布局了一批区域中心镇、特色产业镇、美丽乡村建设重点等任务,使城镇发展定位和方向更加清晰。
第五,关于产业发展。立足蓟州实际,在《规划纲要》第五章、第六章中提出了突出科技创新引领,围绕“打造现代都市农业升级版、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服务业提质升级”三个方面,着力构建“1+3+5”现代化产业体系。在第九章中提出了着力打造“古城、盘山、长城”三大文化功能区,着力发展文化产业,彰显千年古县新魅力的总体思路。
第六,关于生态治理。绿色是蓟州最大的“本钱”。《规划纲要》通篇体现了“绿色发展”理念。特别是在第八章,提出了不遗余力守山护水,系统治理山水林田湖草,筑牢“三核、六脉、七廊、多节点”的生态安全格局。“三核”即突出强化“北部山区、于桥水库和西南防风阻沙林带”建设;“六脉”即“持续构建蓟运河、州河、泃河、漳河、引漳入州、引秃入漳“六脉”同治格局”。“七廊”即“构建沿津蓟高速、京秦高速、塘承高速等3条高速公路和京抚公路、克黄公路、仓桑公路、水库南路4条主干道路的防护绿带。”“多节点”即“谋划建设以各类廊道交叉点、湖泊和公园为主的22个生态安全节点。”
第七,关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除了对社会民生工作进行专门部署,《规划纲要》其他章节也充分体现人民的立场。比如,在网上征求意见建议时,发现群众对京津冀出行问题关注度较高,经区委、区政府认真研究,在“规划纲要”中,重点对“推动区域交通互联互通”做出部署。再比如,我们聚焦人民利益,从居民就业增收、合法权益保障、特殊群体救助、文化卫生体育、教育教学培训等多个维度做出具体安排。
四、工作要求
《规划纲要》是市场主体的行为导向,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是未来蓟州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区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全区各单位要切实履行职责,根据本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研究制订具体实施方案,提出具体工作的目标要求和年度计划。本规划确定的预期性目标和经济发展任务,主要依靠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实现,约束性指标和公共服务领域的任务,主要通过政府运用公共资源加以完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