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蓟州区杨津庄镇人民政府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来源:杨津庄镇 发布时间:2025-03-24 09:00

蓟州区杨津庄镇人民政府

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2024年,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杨津庄镇立足本镇实际,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紧紧围绕党中央、市委和区委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决策部署这条主线,扎实贯彻落实《蓟州区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全面推进本镇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一定成效。现将全年工作报告如下:

一、2024年主要工作成效

(一)落实学法机制,强化干部队伍法治素养,提升依法履职能力

杨津庄镇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一项重政治任务穿到法治政府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建立领导干部常态化学机制,将《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等权威辅助读物纳入年度学习计划,坚持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和个人自主学相结合落实镇村干部学法制度,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列入党员政治学习日重点学习内容和镇村干部年度培训计划,举办专题法治讲座2场,组织机关国家工作人员“共性学法清单”应知应会法律知识考试2125人次,推进学法用法工作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不断提升党员干部依法履职能力

(二)严格履行党政主要负责人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1.年初由镇长主持召开全镇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部署会议,将法治建设作为年度工作的重中之重,纳入年度工作要点和发展整体规划,坚持经济发展与法治建设同抓共管,一体推进。

2.党政主要负责人坚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年内领导班子集体学法4次,党政主要领导带头讲法治课2次。

3.明确责任,强化班子建设。按照工作分工细化领导班子成员法治建设职责,将责任目标具体到人。主要负责人定期与班子成员开展谈心谈话,结合《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等进行学习交流推进落实。

4.全面落实政务信息公开,及时更新政府信息公开内容,不断增强工作透明度。全年在政府门户网站公开政府信息212条。

(三)着力推动行政决策科学民主合法

1.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集体讨论、民主决策制度。年内制定并集体审议通过了《杨津庄镇社会救助审核确认工作实施方案》、村级组织财务管理专项整治问题排查情况和整改措施、杨津庄镇村级重大事项四议两公开审核机制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召开镇党委(扩大)会议研究法治建设工作10余次,督促班子成员依法办事,完善内部监督,及时纠正不作为、乱作为等行为。镇党委集体讨论“三重一大”事项27250件,为依法行政工作的扎实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

2.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作用,规范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将重大行政决策、重大涉法涉诉事项、合同协议等纳入审核范围,做到应审尽审。年内多次召开重大行政决策、信访研判联席会议,邀请法律顾问参与信访调处、涉法涉诉案件化解16件,参与起草、审核重要法律文书、项目合同、协议103件,参与行政处罚审核、行政裁决等2件。

(四)深入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

1.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强化执法纪律、职业道德、法律知识培训,督促执法人员养成常态化法治学习习惯。全镇持证执法人员14人,全员参加线上线下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培训,人员履职率、结案率、公示率均达100%

2.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年内开展行政检查753次,警告38人,立案9宗,责令整改2宗,罚款24000元,充分体现了执法为民教育为主的宗旨。加强程序制度建设,规范取证,文明执法,落实合法性审查制度。依法依规公平执法取得了行政处罚案件全年零投诉记录。

(五)着力构建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新格局

1.发挥网格力量,开展常态化排查。一是56名网格员每天开展问题排查,做到早排查、早预警。二是对网格内发生的各类问题,网格员能处理的当场处理,不能办理的则逐级上报,做到日排查、日处理、日上报,并及时与相关领域职能部门对接协调。三是做到网格精细化管理,实现了“排查全覆盖、管理无缝隙、服务全方位,有问题及时发现、有矛盾及时化解,有需求及时服务”和“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镇”的精细化管理目标。截至目前,我镇网格员累计办理民生服务1756余件,调解矛盾纠纷315件,特殊人群服务管理2758人,社情民意收集3165件。超额完成区网格中心下达的各项指标任务。

2.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信访化解、民生热线处置工作高效提升。制定《杨津庄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专项工作方案》,积极推动“三所联动”、“三室联建”,助力矛盾纠纷依法有效化解。为了破解信访群众信访不信法的难题,在接待和答复信访群众过程中,涉及民事纠纷问题,一方面合理将信访群众导入司法途径;另一方面,以法明理,以理说法,协调专业律师对信访人提出的问题进行面对面的法律解释,有效推进信访问题的化解,同时增强了工作人员解决信访问题的底气和决心。

落实领导干部接访制度,对重大复杂信访问题、不满意工单落实联席会商处置机制,因案施策,分类处置,推动问题高效解决,全年党委主要领导主持召开信访联席会议研判化解信访矛盾30余次。全年共受理信访案件189件 ,已办结179件,来访劝返50件,53人次,受理民生热线工单3937件,不满意工单354件且成功申诉296件,不满意工单逐渐减少。

(六)全面建设智能高效的数字型法治政府

借助“美好杨津庄”微信公众号,经常性连载转发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讲座、宪法、民法典微视频等普法内容。通过微信群持续向镇村干部转发推送普法短视频和案例小知识。积极向群众推广“天津司法”“蓟州司法”等普法微信公众号,拓宽群众普法渠道。同时还通过村村通广播等大众形式,做好最新法律法规、法治动态、法律知识等的发布工作,讲好老百姓身边的法治故事,传播法治好声音。

(七)夯实普法责任,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一是以青少年为重点,联合相关部门定期深入镇域中小学校开展专题法治讲座8场,筑牢校园法治建设安全防线;二是聚力开展群众性普法活动,利用重点时段,以赶大集、开讲座、进村入企业等形式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打击电信网络诈骗、防范非法集资等各类主题法律宣传活动10余场,发放各类普法宣传资料若干份,有效提升群众的法治素养。

二、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法治理论学习不够系统深入

干部在学法用法上主动性还不够,存在以会代学情况,日常传达会议精神多、开展法治专题学习少。对党内法规学得多、对实用部门法律学得少,指导实际工作抓手不足,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有待增强。

(二)法治队伍建设存在短板

领导班子和机关干部中具备法律专业背景和法治工作经验的人员不足,没有自己的公职律师队伍,对现有法治工作人员的能力培养缺乏有效措施,执法队伍建设存在短板。

(三)普法宣传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

普法宣传方式创新不够,内容单一,对群众吸引力不足,普法成效不突出;利用新媒体创新普法形式不足,缺乏与群众沟通互动,群众关注度不高,法治氛围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2025年主要工作安排

(一)不断强化理论学习,提高干部队伍法律素养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落实中央、市、区决策部署,强化干部队伍学法制度,树牢法治信仰,弘扬法治精神,提高法治素养。领导干部发挥好带头作用,严格依法民主决策,落实法治审核机制,不断增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二)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升规范文明执法水平

强化执法人员培训,定期组织集中学习,深入解读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确保执法人员对各项规定全面理解把握并精准适用。通过专项培训、岗位练兵、示范优案评析、技能比武等多种形式,提升专业执法能力,丰富实践经验,提升执法专业化水平。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规范文明执法,让群众在每一个执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三)深化普法依法治理,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保证普法经费投入力度,加强法治宣传队伍建设,创新普法形式,升普法效果。同时充分发挥“法律明白人”作用,将法治声音传入寻常百姓家,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法治政府建设的良好氛围。

(四)多元治理相融合,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进一步推动“三所联动”、“三室联建”发挥作用,达到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拓展网格管理和服务范畴,用心用情做好民生热线接收办理、安全生产、信访维稳等工作,深化“网格+矛调”的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快速解决群众诉求,化解群众纠纷。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良好的法治保障。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