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蓟州区城市管理精细化“十四五”
规划(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
蓟州区城市管理委员会起草了《蓟州区城市管理精细化“十四五”规划》,现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公众可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提出反馈意见:
1.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将意见发送至jzqcgw@tj.gov.cn
2.形成书面材料签字或盖章传真至:29143475
3.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1年5月6日
附件:蓟州区城市管理精细化“十四五”规划(征求意
见稿)
蓟州区城市管理委员会
2021年4月29日
附件:
蓟州区城市管理精细化“十四五”规划
(征求意见稿)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提出的“三个着力”重要要求和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新发展理念,实事求是、遵循规律、着眼长远、兼顾统筹,精心谋划“十四五”时期城市管理精细化重点任务及发展模式,为蓟州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
第一章 “十三五”时期主要成就
“十三五”期间,按照区委、区政府的总体安排部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全区各部门、各镇乡街大力支持下,城市管理工作者担当务实、拼搏创新,城乡环境面貌明显改善,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显著提升全面完成了“十三五”规划所确定的目标和任务。
1.有效提升环卫精细化水平。一是强化环卫网格化、精细化管理,实行定岗、定人、定责、定路段、定奖惩的“五定”管理模式,城区道路清扫保洁率达到100%。二是创新环卫作业管理,推行重点路段实施“门市垃圾定时收集”,有效减少了垃圾乱扔乱倒现象;厨余垃圾统一收运,新增餐厨垃圾运输车10辆、其他垃圾运输车3辆,四分类垃圾桶2800个,直运城区部分市场和沿街餐饮商户的餐厨垃圾,从源头杜绝二次污染。三是环卫机械化水平大幅度提高,2016年以来,共增加洗扫车、单臂吊垃圾清运车、多功能抑尘车等作业车辆59部,目前,区城市管理委共有环卫作业车辆105部,环卫机械化作业水平明显提升。蓟州区在市级监控平台抽检中,道路机械扫保出勤率始终位列全市前三名之列;在全市城市管理综合考核评比中,始终名列新五区前列。
2.高效运行城乡生活垃圾收处体系。2016年,“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的城乡生活垃圾收处体系开始运转,全区日产生活垃圾得到100%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城乡环境面貌大幅提升。蓟州的生活垃圾收处模式被列为16个典型经验之一,在全市通报;该体系2018年荣获“全国民生示范工程”。整个体系主要包括3个项目:一是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与天津绿色动力再生能源有限公司合作,总投资3亿元,采用BOT模式,目前发电厂两期工程均已建成并投入运营,蓟州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已达到1050吨/日。二是生活垃圾转运站项目。投资1.4亿元,建成8座压缩式生活垃圾转运站和5座移动式生活垃圾压缩站,共配备压缩式大型垃圾运输车32辆、双臂吊垃圾运输车163辆,生活垃圾日转运能力1470吨。三是镇村生活垃圾收运项目。投资7077万元,涉及21个镇乡、745个村庄,各镇乡成立环境卫生管理所,村庄按照人口比例,配备保洁人员及设备。2016年10月将库区五镇垃圾收处纳入该体系。
3.建成独具蓟州特色的建筑垃圾治理体系。高标准完成全国建筑垃圾治理试点城市任务,“四率”指标全部达标,蓟州经验在全市进行推广。一是全区172万吨存量建筑垃圾全部治理完毕并通过住建部验收,治理率100%。二是高标准建成建筑垃圾综合调配场、填埋场,正在积极筹建建筑垃圾再生产品利用厂。三是配套制定《蓟州区建筑垃圾治理工作方案》等20多项政策法规制度,实行联席会议、联合执法、联审联批三大机制,形成齐抓共管工作格局。四是建成蓟州区建筑垃圾数字化运行监管信息系统,实现全过程闭合式监管。五是加强对镇乡建筑垃圾的监管,利用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对全区范围实现全覆盖监测,督促镇乡治理疑似建筑垃圾临时堆放点位121处。
4.高标准落实“厕所革命”。完成城区44座公厕星级提升改造工程,接收沿街新建社会公厕2座;以环城路两侧及城区东部为重点,新建16座星级公厕,城区星级公厕总量达到62座,基本实现城区全覆盖,旅游城市服务水平得到有力提升。新建公厕项目在全国环卫行业中荣获“公共厕所入选案例”。
5.全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全力以赴打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攻坚战。一是全区284个小区共配备四分类桶5000个,31个社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100%;完成52个垃圾分类示范村创建。二是引入社会资本,安装小区智能分类设备309台,垃圾投放的准确率和回收率显著提升。三是继续与绿色动力合作建设厨余垃圾处理厂,正在办理前期手续,建成后将为垃圾分类处置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同时,完成有害垃圾暂存点建设。
6.精心实施园林绿化和市政工程。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不断加大园林绿化工作力度。一是打造精品生态公园,重点建成人民公园,完成府君山公园、州河公园和街景游园的提升改造,为广大群众创造良好的游园环境。二是提升道路绿化水平,重点完成新城新建道路及燕山西路东延、燕山东路东延等道路绿化工程。三是加强垂直绿化立体绿化,实施见缝插绿,利用裸露墙体、围栏等有效空间,栽植爬藤植物,使城区主干道两侧从平面绿化向空间绿化拓展,大大提高城区绿化覆盖率。截至2020年底,城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45.58%、39.46%和7.19平方米。四是对城区21座桥梁进行安全检测,完成城区2.6万平方米破损路面维修和75万平方米人行道彩砖维修养护。
7.着力提升市容环境秩序。一是城管队员规范执法、文明执法,整体素质显著提升;二是通过疏堵结合、全天候、全覆盖管理方式,城区基础管理转向常态化;三是通过整治“两违”、马路餐桌、露天烧烤、机动三轮车、扬尘撒漏等,使城区环境秩序明显改观,城市管理效能得到凸显。四是抓实《天津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贯彻落实,加大执法力度,城市文明得到有力提升。
8.天然气得到广泛使用。按照规划建设2条高压燃气气源管道,实现互联互通,高中压调压站4座,LNG供气站3座,中压管道700公里,完成了“煤改气”工程燃气管网规划建设。截至目前,全区天然气供应量达到3.6亿方。
9.供热能力大幅提升。一是大唐盘山电厂完成两台机组高背压改造和电厂切缸技术改造,全区实现全部以清洁能源集中供热,其中热电联产供热面积达1340万㎡。二是完成蓟宝项目盘山电厂至宝坻供热主管网建设。在满足宝坻区供热的基础上兼顾了京津州河产业园、杨津庄、下仓等沿线镇区热负荷。三是城区热源、管网及热力站采用计算机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保证一级网运行的安全和节能。四是完成集中供热燃煤锅炉清零。
第二章 “十四五”规划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提出的“三个着力”重要要求和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创建美好蓟州目标,逐步完善城市治理体系,秉承“大物业”“好保姆”理念,立足服务群众,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持续用力,久久为功,践行“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下足“绣花”功夫,服务“三地一城”建设,努力开创城市管理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化宗旨意识,牢固树立为人民管理城市的理念,提升城市环境卫生质量。
坚持依法治理。完善执法制度,改进执法方式,提高执法素养,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明确城市管理和执法职责边界,制定权力清单,落实执法责任。
坚持科学管理。增强城市管理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协调性,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变末端执法为源头治理,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违法违规行为。
坚持创新发展。以“智慧城管”为目标,整合城市管理资源,优化管理流程,加强政策措施的配套衔接,强化部门联动配合,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有序推进相关工作。
坚持社会共治。制定相关公共政策和管理服务政策,引导企业和公众适度、全程参与;加强公众监督,主动接受民主监督和民主评议;坚持开展群众环境卫生意识教育和文明意识教育,提高广大居民整体素质。
第三节 主要目标
(一)实现城市绿化水平高质量发展,让蓟州更生态宜居。
围绕天津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目标,构建结构合理、功能综合的绿地生态系统。坚决贯彻执行《京津冀协同发展纲要》和《天津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推动园林绿化区域协同发展。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建成区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有效提升。
(二)实现市容环卫水平高质量发展,让蓟州更靓丽、更干净。
环卫基础设施布局更加合理,建设标准和处理能力明显提升。生活垃圾分类水平不断提高,全面形成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分类全链条体系。合理增加市容景观,户外广告牌匾管理实现规范化。科学管理夜景灯光照明设施,有效提升城市亮化质量。
(三)实现公共事业管理高质量发展,让城市更有温度。
持续推动供热燃气旧管网改造工程,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有效提升供热燃气能源利用效率,确保城市燃气供热设施运营安全。健全完善道桥养护管理制度体系,完善设施功能,提升服务水平。有力有序推进重点区域停车设施建设,有效缓解城区停车难问题,提升城市停车管理智能化水平。
(四)实现城市管理法治水平高质量发展,让城市管理更加规范。
系统梳理城市管理领域各项法规,努力做到城市管理执行法规与时俱进。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效能,提升执法队伍综合素质,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刚性落实城市管理各项制度,以城市管理高质量法治体系为依据,保障和促进城市管理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第三章 “十四五”规划重点任务
第一节 环境卫生方面
1.持续推进环卫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快建设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厂,提升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能力和产业化发展;二是推进餐厨垃圾处理厂建设进度,填补厨余垃圾无害化处理空白;三是建立健全城乡厨余垃圾运输体系;四是加速炉渣处理厂建设,补齐生活垃圾处理体系短板;五是根据在建、新建居民区规格,合理规划建设公共卫生间,满足群众日常需要。
2.提升环卫作业机械化和精细化水平。一是将城区沿街26处垃圾地埋池更换为新型垃圾收集容器。二是对城区和镇乡的洗扫车、垃圾运输车、抑尘车、吸污车等环卫专用车辆,以及垃圾桶、果皮箱、地埋式垃圾箱等垃圾收集设施进行更新完善。三是在城中心重点区域实行小型电瓶洗扫车作业,提升重点区域卫生质量。四是筹建溶盐池1座,购置专业清雪车,缓解冬季人工清雪压力,提高作业效率。五是创新垃圾收集方式,逐步减少街面垃圾容器,增加餐厨垃圾和定时定点入户收集作业率。
3.积极推进环境卫生保洁项目社会化服务进程。为解决环卫行业管干不分、职责不清的问题,通过引入专业化社会资本,深化环卫行业改革,实行企业化运营,推行一体化作业;通过系统规划,分步实施,进一步提升机械化和专业化水平,实现城市管理精细化目标。
4.全面贯彻落实《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进一步推进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依法规范和引导全社会推行垃圾分类制度,让绿色生活理念、绿色生活方式深入人心。一是依据相关标准,结合蓟州实际,将生活垃圾全程分类管理不断引向深入,全面建成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的垃圾处理体系。二是强化各级政府及部门职责,形成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协同推进、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全面提高垃圾分类工作水平。三是广泛开展社会动员,完善源头减量措施,促进资源化利用,有效推动《条例》落实落地。四是强化监督执法检查力度,严格治理各种违反《条例》的违法行为,发挥法律法规震慑作用。
5.健全城乡生活垃圾收处体系监管长效机制。在现有机制基础上,不断加强对全区生活垃圾清扫、收集、运输和处置的统一监督管理,健全完善各项监管制度,结合镇乡实际配足厨余垃圾专用运输车辆,确保全区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并百分百无害化、资源化处置,有力提升城乡环境面貌。
6.全面建成城区机动车辆清洗行业运行机制。按照属地管理、条块结合的原则,建立机动车清洗行业区、镇两级管理体系,构建管理规范、绿色环保、经营有序的机动车辆清洗行业运行机制,完善管理制度和服务规范,解决机动车辆清洗行业规划、建设、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全面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
第二节 市政园林绿化方面
1.加强公园绿地建设管理。重点建设州河湾国家湿地公园城区段112万平方米(含原州河公园的20万平方米)、莲池公园(6.7万平方米)、公乐亭湿地公园(20.7万平方米)、凤凰山公园(20万平方米),并对城区内的成片绿地进行提升改造,在绿地内修建休闲步道和园林小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休闲、健身需求。城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47%、41%和18平方米。
2.提升城区道路园林绿化品味。实施新城东西景观轴(32.5万平方米)、南北景观轴(19万平方米)建设工程,绿化美化景观总面积51.5万平方米。
3.完善城区快速路网改造建设。深化、细化、优化区城市快速路网,修建无终园大街(长城大道—湖东大道,全长1200米)、迎宾路西延(长城大道—湖东大道,全长1154米),拓宽长城路(无终园—北外环,全长2370米)、人民路(渔阳南路—湖东大道,全长770米)、人民路(中昌路—东外环,全长2450米),规划修建山澜乡韵、山倾城等密集住宅小区至北环线的外延道路,缓解交通拥堵压力,保障市民出行安全便捷。
4.加强城区公共停车建设。在城区范围内建设城市智慧停车体系,规划城区道路两侧停车区域,增加停车资源,满足群众停车需求。
5.加强城市道路管线井监督管理。督促指导产权单位启动城市道路管线井台账建设,结合实际,分期、分批完善既有城市道路管线井基础台账,提高城市道路管线井的管理水平。
第三节 市容景观方面
1.持续加大街容景观规范整治力度。一是编制城区主要街道提升改造工作计划,对立面整修、夜景亮化、牌匾整治、架空线缆入地等方面进行综合整治提升;二是将街道沿线建设成设施功能完备,兼开放性、观赏性、休闲性于一体的城市道路景观带;三是建设精品节点、街道,带动城市整体环境容貌提升,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休闲商务环境。
2.持续发展景观灯光建设。一是加强管理力度,确保城市功能照明设施、景观灯光设施安全运行。二是加大城市功能照明、景观照明的建设力度。对公共建筑物、古迹、商业大楼、雕塑、特色地标、交通设施和公园广场的灯光设施合理规划,进一步提高城市品位。三是引导城区主干道路两侧公建单位和民营企业加大楼体亮化力度,动员单位和社会力量参与亮化工程。
3.精心布置节日气氛。结合建党100周年和蓟州实际,突出主题,高水平进行重要节日气氛布置。
第四节 市容环境秩序方面
1.持续抓好城区基础管理。在治理非法占路经营、广告牌匾等工作上,坚持人性化管理,创新治理方法,积极改善城区道路环境秩序。
2.持续推进相关法律法规的落实。加强对不文明行为的执法力度,深入推进《天津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贯彻落实。
3.持续开展各类专项整治活动。始终保持高压态势,重点开展“两违”整治,马路餐桌露天烧烤、机动三轮车、扬尘撒漏治理,抓好长效管理。
4.强化新职能执法力度。加强学习培训,对城市道路桥梁、燃气、供热等方面的违法行为加大处罚力度。
5.加大科技创新应用和投入力度。充分发挥“数字化指挥中心”平台作用,推进城市管理数字化、规范化、高效化管理。
第五节 燃气发展方面
1.打造全区燃气管道一张网,实现各家管道气企业地下燃气管网互联互通。
2.推进多气源发展,确保天然气储气用气安全;建设宝坻至蓟州高压天然气管道,引入中俄天然气进蓟州,推进应急调峰设施建设。
3.强化安全精细化管理,打造全域燃气安全监控一张网,实现全域燃气安全网格化。
4.完成达到设计年限的燃气管网改造。
5.合理规划各类燃气设施建设,优化加气站建设布局,整合液化石油气供应企业,消除安全隐患。
第六节 供热发展方面
1.国华盘山电厂进行延寿改造,大唐盘山电厂进行供热机组改造。
2.支持国华、大唐盘山电厂对廊坊区县和北京市东部地区等供热,积极利用资源优势,为蓟州区沿线白涧、邦均等镇村供热。
3.推动大唐盘山电厂配套热网建设,与现状国华盘山电厂管网共同为主城区供热,实现城区以热电联产为主、燃气锅炉为辅的多热源供热。
4.建设京津州河产业园蒸汽管网,保证入园企业蒸汽供应。
5.统筹考虑全区供热需求,合理布局,不断完善现状供热管网。同时预留规划布局,使管网规划建设超前于城镇规划建设。
6.结合各地块控规、管网综合,进一步优化管网布局。
7.促进节能政策和技术的推行与实施。
第四章 强化规划措施保障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健全完善规划的实施机制,完善保障措施,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确保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1.加强组织领导。在区委、区政府统一领导下,区城市管理委党委要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研究部署城市管理工作,明确目标任务、责任主体、时间节点,持续加强工作指导,不断强化监督检查,确保城市管理工作任务落地见效。发挥协调各方作用,对涉及多部门的重点任务、重大项目,做好任务分解,压实工作责任,抓好工作任务落实。
2.强化指导监督。结合区委、区政府要求及城市管理工作实际,重点关注实施进展情况及存在问题,针对性提出推进规划实施的意见建议。加强规划实施的监督,增强规划刚性约束,重点对规划指标、年度目标完成情况及重点任务、工程项目等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强力推动,高标准高质量落实规划要求。依程序向区政府报告规划实施进展情况,畅通社会监督渠道,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3.注重统筹规划。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系列全会精神及市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严格依据规划目标和重点任务,集中力量和资源谋划实施列入天津市城市管理精细化“十四五”规划的重大项目。综合考虑蓟州城市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市政交通、供热燃气、行政执法各项任务高效高质落实落地。
附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