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蓟州区人民政府 2019年12月3日星期二

无障碍 无障碍 简体 | 繁体 长者模式 长者模式

名    称 :
东施古镇青甸洼蓄滞洪区启用人员 转移安置预案
索   引  号 :
11120225000211123H/2021-00006
发 布 机 构 :
天津市蓟州区东施古镇人民政府
发 文 字 号 :
东施古政发〔2021〕8号
主    题 :
水利\水安全
成 文 日 期 :
发 文 日 期 :
有   效  性 :
有效


东施古镇青甸洼蓄滞洪区启用人员

转移安置预案


根据区关于青甸洼蓄滞洪区运用与转移安置预案,结合我镇青甸洼蓄滞洪区的具体情况,特制定2021年东施古镇青甸洼蓄滞洪区运用与转移安置预案。

  1. 成立人员转移安置指挥部

总指挥:李艳丽 镇党委书记 宋伟龙 镇长

副指挥:刘志亮(人大主席)、陈化云(党书记)、刘长生(政法书记)、董学鹏(党委副书记)、韩志强(纪委书记)、金彦组织委员)、付伟宣传委员)、贾才、潘连庆(副镇长)、赵 彪(副镇长)、张淑娟(副镇长)、杨连合(副镇长)、张淑玲(副镇长)

指挥部成员:穆莉办公室主任)、王田(林业站长)、赵庆金(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刘继文(电管站长)、张玉凤(农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李占军(卫生院长)、张海青(总校长)、付海东(兽医站负责人)

指挥部下设一室六组:

   1.指挥部办公室成员

办公室主任:陈化云

副 主 任:穆莉、庞志伟

办 公 人员:刘兴、赵洪匣、黄兆晨、韩家羽、郭艳宁、刘佳琪、刘海凤

办 公 地点:镇政府

2.警报信息发布组:负责蓄滞洪区运用和预警,警报发布和宣传工作。根据区防汛办公和青甸洼蓄滞洪区分指挥部发布的蓄滞洪区运用的预警报,镇指挥部负责传递到村,及时通知群众转移。组长:金彦慧,副组长:曹志敏

3.转移安置组:负责人员转移及安置的组织、协调工作。由副指挥包片包村,机关干部和村干部包村包户。南片由陈化云、付立平、张淑娟负责;中片由刘长生、金彦慧、潘连庆、张淑玲、杨连合负责;北片由韩志强付伟彬、贾才、赵彪负责。具体人员详见安排表。

4.抢险救生组:负责蓄滞洪区防洪工程和安全设施的巡查、防守、抢险及人员救生的组织工作。在蓄滞洪区分洪后,进行沿堤埝巡逻,人员搜救等工作。由镇宣传委员付伟彬任队长、副部长赵国立、水利站长赵庆金任副队长,队员由西蔡庄30人、西施古40人、李桂庄20人、小逯庄10人等100人组成抢险突击队,配合区抢险救生组开展工作。

5.物资供应组:负责防汛物资的调拨和运输工作,韩志强任组长,张美富任副组长,成员由北方金恒化工厂抽调30人组成物资供应组,配合区物资供应组做好防汛物资的调拨和运输任务。

6.后勤保障组:负责转移群众居住场所的设置建立和生活必需品的筹集发放任务、社会治安任务、医疗卫生任务等。包括所需的人员、经费、物资、应急基础设施、医疗卫生、交通运输、治安、通信等保障。由刘志亮任组长,董学鹏、张淑娟、李占军、张海青任副组长,成员有张玉凤、张美富、付志远、刘海凤、索建光、刘继文。

7:返迁善后组:负责转移群众的返迁善后和灾后重建等任务。由镇防汛指挥部负责,按照包片包村分工配合区返迁善后组做好工作。

东施古镇指挥部办公室电话:82743024

柳子口村:支部书记  付建军

向 阳 村:支部书记 王永亮

定福庄村:支部书记刘建华

毛庄子村:支部书记 刘洪全

西施古村:支部书记 刘加帅

李桂庄村:支部书记 吴宝森

小逯庄村:支部书记 罗煜丽

西蔡庄村:支部书记 王启明

东施古村:支部书记 索金良

郭福庄村:支部书记 徐滔

孟辛庄村:支部书记 王占良

宏 阁 村:支部书记 高春英

韩家筏村:支部书记 韩德新

裕泉庄村:支部书记 刘春柱

咀吧庄村:支部书记 尹久利

东晋公坨:支部书记 李辛付

保健庄村:支部书记 王建军

  1. 人员转移安置

  1. 通讯报警

1.警报发布。根据区防汛指挥部发布的蓄滞洪区预警报,由镇指挥部迅速传达到各村。

2.警报方式。利用广播和电话、铜锣等报警手段,确保及时、有效发布。

3.警报信号分级。根据蓄滞洪区启用的不同阶段分别发出警戒、待命、行动、结束等指令。

1)警戒:镇指挥部全体工作人员和各村各单位,各级责任人带队全天上岗值班,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2)待命:接到《关于做好青甸洼蓄滞洪区运用准备工作的紧急通知》后,在规定时间(通常为12小时),镇指挥部各工作组以及包片包村工作组,各村两委会人员迅速深入到有关村户,挨家挨户对现有人员进行统计,做好转移的前期准备。同时封锁进出村庄的路口,防止人员出入混乱,出现数目不清状况。转移车辆到达指定地点集结,转移物资做好装车准备,转移人员每人自备满足三天基本生活的物资。

3)行动:在转移命令发出后,在下达分洪命令前,转移安置组成员和各村两委会人员按照转移车辆编号,将人员、粮食、财产以及农药、化肥、液化气等有毒物品向预定的安全地点转移,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部转移完毕。

4)结束:转移工作完成后,清查工作小组为防止人员财产遗漏,最后进行拉网式大检查,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间,不漏一人。同时由公安部门封锁通往分洪区的交通道路,凡进入分洪区的转移车辆要有通行证件,禁止其他人员和已经转移出去的群众在进入分洪区,确保分洪区不死一个人。

(二)转移安置

从区防汛指挥部下达转移指令开始计时,24小时内完成转移任务。

根据不同洪水标准,以及青甸洼防洪工程控制能力进行相应的三种级别的转移安置。

第一级:当洪水量小于7090万方时,启用一区,不涉及到我镇转移。

第二级:当分滞洪量小于10700万方时,启用二区,不涉及到我镇转移。

一、二级别只涉及我镇青甸洼蓄滞洪区内经营户5户,22人的转移。

第三级:当分洪量大于10700万方时,启用三区,需转移我镇13个村4791户,13344人(具体详见表)。在下达分滞洪命令前,充分利用现有农用车、汽车及防指支援的车辆将人员、粮食、财产以及农药、化肥等有毒物品向预定的安全地点转移,要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部安全转移完毕。做到先人后物,转移人时按先老弱病残、妇女和儿童,后强壮劳力。转移物时以转移粮食、化肥、农药等为主。

有转移任务的村提前与对口接收的村联系,提前做好群众转移后的安置生活保障及治安防范等工作。

转移安置详见附表。

  1. 生活保障

为搞好蓄滞洪区群众转移后的安置及生活供应等工作,后勤保障组配合民政局、粮食局等部门做好上级生活供给物资的分发工作,保证转移人员的生活供给。

  1. 治安保障

为确保群众转移工作的顺利进行,由派出所牵头各村成立联防队,配合公安机关,维护蓄滞洪区群众转移安置、防汛抢险秩序和灾后社会治安工作,汛期紧急期间,协助防汛部门组织群众撤离和转移。打击偷窃防汛物资、破坏防洪工程设施的违法犯罪活动,做好防汛期间的治安保卫工作,汛期保证各种防汛抢险车辆的畅通。组织巡逻,严禁无关车辆、船只、人员进入蓄滞洪区。

  1. 医疗救助

转移人员的卫生防疫、医疗救助由卫生院配合区卫生局的医疗队、防疫队,进行巡诊和医疗救护工作,坚决杜绝各类疫情发生。

  1. 人员返迁

人员返迁根据蓄滞洪区内退洪情况逐步返迁。

返迁工作由镇人员转移安置指挥部统一指挥,各村两委会组织具体实施,各职能部门全力配合。

返迁后,按照《天津市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暂行办法》的规定,在区防汛指挥部的领导下,由民政局、财政局、镇政府联合组成的蓄滞洪区补偿工作小组,负责区内居民的补偿工作。

水毁工程修复由水务局会同区规划部门和镇政府,组成工程调查小组,逐堤、逐村进行调查,并上报有关部门进行修复。

东施古镇青甸洼蓄滞洪区启用人员转移安置预案.doc


附件:

| 政策解读
| 相关政策
|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