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蓟州区数据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据发展和安全的重要论述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统筹蓟州区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规划和建设,以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主线,加大“统”的力度、提升“通”的效果、拓展“用”的场景、守牢“安”的底线,构建新发展格局。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产业焕新、城市更新,充分发挥“数据要素+数字技术”双轮驱动作用,以高质量数字化转型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一、聚焦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一条主线”,发掘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1.完善落实数据基础制度。开展“十五五”数据领域规划预研和政策储备。贯彻落实《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及市级实施意见,完善落实《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年度工作台账,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鼓励引导全社会参与国家和市级数据领域试点示范建设。
2.强化数据要素统筹管理。启动数据资源普查、公共数据摸底调研,形成全区政务数据“一本账”。定期组织政务数据共享协调会议,加强公共数据供需对接。加快构建覆盖上下一致、标准统一、动态管理的公共数据资源目录,加强公共数据分类分级、脱敏、加密和授权访问管理。统筹人口、法人、空间地理信息等基础库建设,明确应用牵头部门,供给高质量数据。推动信用、交通、公安、医疗等数据质量较好部门建设行业主题库。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体系,全面激活数据要素新动能,完善数据共享协调机制。
3.力推数据政用、民用、商用。全力推动“数据要素×”行动,面向社会开展典型案例征集,建立场景清单,以场景牵引供需两侧同向发力。深化公共数据与企业数据整合应用,挖掘数据复用价值。融合“两客一危”重点车辆数据,构建覆盖车辆营运行为、事故统计等高质量动态数据集。推进医保与商业健康保险数据融合应用工作,实现参加商业保险并符合报销条件的患者在医疗机构就医住院后线上直报。融合应用气象与社会经济、相关行业等数据,提高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等气象风险预报预警能力,开展分作物、分灾种的精细化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助力农产品优种优产,提供敏感人群气象风险预报、负氧离子浓度指数预报等产品,提升健康气象服务能力与水平,助力健康蓟州建设。
4.强化数据安全保障能力。以《蓟州区加强网络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的工作举措》为抓手,及时动态掌握全区数据底数,指导督促各单位建立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制度,并压实安全责任,全面提高数据安全保障水平。强化对重要数据部门的监督检查,确保数据和个人信息收集、使用、传输等各个环节合法合规。建立健全分类分级、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应急处置等机制,加强对数据采集、存储、流通、使用的全过程安全管理。
二、突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两项任务”,提升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能级
5.提高数字产品服务业发展质量。积极引育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提升数字产品服务业能级,形成覆盖数字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服务链,降低交易成本。充分利用大规模设备更新、大规模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大规模回收循环利用机遇,着力发展平台经济。
6.培育提升数字要素驱动业发展。围绕网络货运、灵活用工、循环经济物流、互联网销售等领域,支持现有平台企业拓展业务范围。积极向上对接争取国家、市级数字产品制造业试点落地蓟州区。围绕工业互联网、数据服务、科技服务等领域,建立企业图谱和招商图谱,吸引一批重点项目落地,稳步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三、着力补齐数据基础设施“三项短板”,壮大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新产业
7.推动公共数据归集应用。推动各部门通过逻辑接入与物理汇聚等方式对接蓟州区政务数据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将数据汇聚统筹管理。实现主题数据资源一次归集、多处应用,将数据直达基层部门。为企业、个人数据权益和隐私保护提供支撑。
8.推进云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蓟州区可信云建设,打造安全可控云底板。在5G网络全覆盖的基础上,对部分重点工业园区、工业小区等重点点位持续补强,实现5G网络深度覆盖。支持基础电信企业建设以5G-A和万兆光网为标志的双万兆网络,开展400G高速光传输网络部署和全光交叉、SRv6等技术应用。
9.搭建区域专属算力中心。投资1909万元完成蓟州智能算力中心一期项目建设任务,在蓟州经济开发区建设IDC机房1座,建筑面积590平米,首期安装机柜109个。智算中心建成后将为蓟州区域政府及企业提供优质的主机托管以及智算服务。
四、全面赋能产业数字化升级“三个转型”,增强数实融合创新发展竞争力
10.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加快制造业“上云用数赋智”,以数字化促进绿色化,打造“数字领航”企业,完成迪明包装、长虹工业、博雅全磁等11家企业两化融合贯标,取得贯标证书;完成宏泰华凯、博雅全鑫、博纳方格3家企业数字化车间建设,实现企业内部运营数据化、系统智能化、经营智慧化。加强政策宣贯引导,加快企业“上云上平台”步伐,推进蓟御饮品、新利同创、三环奥纳、瑞麦格4家企业完成上云上平台应用示范项目。拓宽5G网络应用,遴选有基础有意向的制造业企业,利用5G网络实现智慧仓储、无线视频监控、车辆调度跟踪、产线传感器数据采集、能源数据采集、无人行车及装车,打造5G场景应用示范试点。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推动科技型企业加强与高校院所合作对接,通过人才交流、技术攻关等方式,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研发水平。
11.推进数字乡村智能化转型。大力推广智能农机,积极引进环境实时监控、自动精准运行等智能化系统和装备,推进农机设备测控精准化和管理智能化,同时推动无人驾驶辅助系统应用。加快建设农业病虫害监测网络和数字植保防疫体系,利用现有智能监测点,实现生物信息自动、远程传输。通过智能监测点开展大田作物虫害监测和预警,全面掌握病虫害发生消长动态,准确发布预报预警信息,科学指导防控。引导天津市楠山御林家庭农场发展水肥一体化灌溉、数字化土壤监测等数字农业,打造智能农业园区。建设5G智慧物流综合服务站,到2024年底全量完成26个乡镇600个村建设任务,助力乡村振兴。
12.加快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充分发挥示范商圈的引领带动作用,推动重点商圈开展设施、服务和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完善各项智慧化应用,支持企业参与全国智慧商圈创建工作,发展跨境电商新业态。利用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网络平台和“蓟州区公共文化云平台”,丰富公共文化数字化资源供给,开展线上书画摄影展览、线上阅读分享、数字非遗展览等文化活动,提供网上电子阅读平台,继续完善汇资讯、享活动、赶大集、订场馆、学才艺等网上数字文化的功能。搭建AI零售云,部署智能售卖机,融合AI智能零售业务到“云尚蓟州”平台,实现“零售+旅游”的结合应用。
五、统筹数字蓟州、数字政府、数字社会“三个建设”,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3.提升政务信息化建设质效。修订《蓟州区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坚持有保有压、统分结合,构建全区统筹规划、数据互通、业务协同、安全可靠的信息化建设新格局。深化政务信创云建设,强化云平台支撑能力,持续推进云升级扩容,强化计算、存储、网络、安全、数据库等多维一体的基础支撑能力服务。持续推进全区政务信息系统迁移上云。结合各业务应用资源需求差异,提供标准化与差异化相结合的服务,提高云资源灵活调度和配置能力。推动蓟州区幼儿园三级监控存储项目向政务云平台迁移,实现6000路视频点位90天历史数据存储,保障幼儿师生安全。
14.加强共性支撑能力建设。提升数据共享交换水平,优化政务数据资源“一网共享”,强化跨部门数据比对分析能力,加强政务数据治理,强化数据与场景的关联应用。持续推进全区政务信息系统迁移上云,推动一批跨部门、跨领域信息化建设项目,激活数据要素潜能。优化提升蓟州区应急指挥中心功能建设,加强汇聚各方数据资源,建设智能化应急指挥平台,构建统一指挥、上下联动、响应迅速、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一张网”应急指挥调度体系,全面提高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15.提升政务和网格服务能力。以便民惠企为导向,拓展涉企服务广度和深度,推动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好办”转变。配合市级部门完善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功能和12345热线智能化建设,做好政务一网通平台“一件事一次办”“证照联办”服务升级。做好“津治通”平台特色应用的推广及“一张表”系统的使用工作。
16.提高基层智治精准化水平。完善《蓟州区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运行工作实施方案》,推动蓟州区城市运管服平台指挥协调系统有序运行,有效提升城市运行服务管理统筹协调能力。综合利用智慧化城市指挥协调系统等建设成果,纵向联通国家和市级平台,横向整合对接区级相关部门信息系统,汇聚全区城市运行管理服务数据资源,对全区城市运行管理服务进行统筹协调、指挥调度、监督考核、监测预警、分析研判和综合评价。推进“互联网+监管”提质增效,抓紧抓实数据汇集,提升各部门监管行为数据汇聚标准化水平,为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和政府监管效能提供有力支撑,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17.强化生态环境治理精细化。推进相关企业按时开展碳排放报告、核查、履约交易工作,积极谋划2024年全国低碳日宣传工作。通过“蓟州区大气环境精细化智能监管平台”,提升蓟州区大气污染防治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实现大气污染治理的科技化支撑、实时化监管、精准化执法、精细化治理,推动蓟州区大气环境在“十四五”期间再“进阶”。结合三维立体监测、卫星数据、气象数据、高密度设备监测数据、污染源、地形等信息自动识别污染重点区域,建立污染源排放知识库,实现疑似污染源(如工业、散煤、扬尘等)的自动识别实现精细化监管。
18.加快公共服务数字化普惠。举办智慧教育平台应用培训和成果交流展示交流活动,大力推广国家和天津市智慧教育平台应用。支持培育“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项目,完成“档案自助查询一体机”体检结果数据与“健康天津APP”对接功能,完成“公卫自助查询一体机”的体检、随访数据与公共卫生服务系统对接传输,优化服务流程。新建区互联网医院1家。依托区域影像信息管理平台,进一步提高乡镇中心卫生院影像投照水平,为基层提供放射影像诊断服务。用好津(金)牌智慧养老平台、银发智能服务平台,提升基本养老服务智能化水平。
19.建设高品质数字新生活。继续推进街区、商圈等城市微单元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加快恒康养老集团数字化应用场景建设,打造以第二养老服务中心为核心辐射周边的康养产业应用新场景,拓展社区养老、旅居养老服务新功能。强化智慧景区建设,积极推广预约购票、刷脸支付等数字应用技术,准确核定最大承载量,简化预约程序,不断满足游客参观游览需求。依托“云尚蓟州”数字文化旅游服务平台、蓟州电商服务基地,培育云旅游、云直播、云购物,发展线上数字化体验产品。发挥蓟州智慧旅游大数据中心作用,为旅游管理、市场营销提供数据支撑。打造数字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蓟州公共文化云平台和数字图书馆。
20.提升全社会数字素养与技能。办好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活动,开展“2024我学我用大数据”公益宣传。加大公务员数字培训力度,提升公务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数字素养,提高数字技术使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城镇劳动者数字能力,完善企业员工、产业工人数字技能培训体系,培育数字产业人才队伍;开展农业农村新技术推广、电商销售、新媒体应用等培训,构建现代农业科教信息服务体系,持续提升农民信息化技能和水平。
六、坚持打造专业化数据人才“一支队伍”,深化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
21.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据发展和安全的重要论述,把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为主题主线,深学细悟、实干笃行,切实做到“四个善作善成”。22.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坚持“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长效机制,提升“党建+”
融合力,打造“党建引领、数智赋能”党建特色品牌。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准确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核心要义、实践要求,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转化为奋勇争先、创新竞进的拼劲闯劲干劲,奋力交出优异答卷。高标准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着力推进正风肃纪。加强清廉机关建设,营造崇廉拒腐、廉洁从政的良好风尚。23.培养高素质数据干部队伍。落实机构改革任务,确保各项工作平稳过渡。加强专业能力建设,提高干部对
大数据技术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培养一支具备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大数据干部队伍。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鼓励干部在工作中积极担当、主动作为,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加强与其他先进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和做法,推动大数据人才队伍建设的快速发展,为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