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县安监局转发国家防办、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做好城市洪涝灾害防范工作的通知
各镇乡、街、园区管委会及有关单位:
近日,市安全监管局转发了市防办印发的《关于转发国家防办、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做好城市洪涝灾害防范工作的通知>的通知》,要求各单位严格按照《通知》要求,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排查安全隐患,修订完善应急预案,提升企业先期应急处置能力。现将该文件转发给你们,望各单位、各部门结合实际,抓好落实。
附件:市安全监管局转发国家防办、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做好城市洪涝灾害防范工作的通知
2016年7月4日
(联系人:张丽杰;联系电话:29142040)
(此件主动公开)
市安全监管局转发国家防办、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做好城市洪涝灾害防范工作的通知
各区县安全监管局及有关单位:
近期,市防办印发了《关于转发国家防办、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做好城市洪涝灾害防范工作的通知>的通知》(津汛办发〔2016〕59号,以下简称:《通知》),现转发给你们,请各区县安全监管局严格按照《通知》要求,督促本辖区企业特别是危险化学品企业要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结合当前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认真排查安全隐患,修订完善应急预案,提升企业先期应急处置能力。
2016年7月1日
(联系人:宋佩泽;联系电话:23740602)
(此件主动公开)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 住房城乡
建设部关于做好城市洪涝灾害防范工作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防汛抗旱指挥部、住房城乡建设厅(委),各流域防汛抗旱总指挥部:
目前,南方已进入汛期,北方即将进入汛期。据预测,受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影响,汛期发生极端天气事件可能性极大。我国城市防洪除涝设施不足,公众防汛避险意识较弱,防汛形势严峻。为贯彻落实中央领导重要批示和国家防总全体会议、专题会议精神,保障城市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切实做好城市洪涝灾害防范工作,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加强基层组织,落实防汛责任
城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以下简称“城市防指”)要督促街道、社区居委会、有防汛任务的企事业单位等基层防汛组织充实人员,落实防汛责任人,并加以公示接受监督。要将防洪减灾责任分解落实到水库、河道、堤防、闸坝、泵站、管网等工程。要细化行政、技术和管护责任人防汛责任,落实到度汛准备、减灾调度、应急处置等各个环节。要加大督导检查和问责力度,对因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到位等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依规严肃追究责任。
二、排查安全隐患,落实应急措施
城市防指要组织城市河湖和排水管理部门抓紧疏浚河道、疏通管涵,保持行洪排水畅通。监督各类防洪工程、排水设施管理单位进一步开展度汛安全排查,消除安全隐患和管理漏洞。督促地下停车场、商场、交通桥涵、地铁、人防工程、建筑工地等业主单位落实应急度汛安全措施,对可能造成积水受淹的棚户区、低洼地带、地下空间和下凹式立交桥等危险区域和关键部位,应设立醒目的警示标牌。
三、修订完善预案,强化应急管理
要按照国家防总《关于印发城市防洪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通知》要求,修订完善各类防汛预案,明确洪涝灾害防范机制和处置程序,做到预案“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空白,不留死角。城市防指要健全各部门联动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做到统一指挥,各司其职,步调一致,合力抗灾。要落实险工险段、低洼积水点等重点区域、地段的抢险预案,细化完善人员转移、交通管制等应急方案,确保关键时刻发挥作用。
四、落实抢险队伍,强化物资储备
城市防指要督促有关部门和单位落实好应急抢险救援队伍,适时组织开展多科目、跨部门应急抢险救援演练,提高城市应急管理和处置能力。要及时补充抢险物资物料,配备机动应急抽排水设备,切实提高应急保障能力。要加强与解放军和武警部队联系,及时通报汛情险情,切实发挥解放军、武警部队的抢险突击队作用。
五、做好河湖调度,确保排水畅通
要处理好城市外洪与内涝关系,明确城市河道、湖泊、管网、泵站、闸涵等汛期调度要求。河湖管理部门要及时调控水位,为区域防洪排涝留足空间,切实杜绝为营造水域景观而加大防洪风险、造成排水不畅。排水主管部门要加强管网、泵站、闸涵管护和调度,充分发挥现有排水设施减灾能力。
六、普及防汛知识,提高公众避险自救能力
各级防汛组织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城市洪涝灾害防范知识和应急预案宣传,强化公众灾害风险意识,提高自救、互助能力。要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居委会、企事业单位等基层防汛组织的积极性,组织必要的群众转移避险演练,明确险情发生时“事由谁来做、人往哪里走”,做到群策群力、群防群治。
七、强化防汛值守,积极主动应对
城市各级防汛指挥部门要加强值守,切实加强气象、水文监测预报,及时掌握雨情、水情、工情变化。一旦遭遇洪涝灾害,要适时启动应急预案,科学调度、及时抢险,要通过广播、电视、微博、微信等渠道向公众发布雨情、水情、道路积水等信息,公告应急响应措施,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最大可能降低灾害损失。
9b42a0e57c34475f92459e6c6f3624d8.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