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蓟州区人民政府 2019年12月3日星期二

无障碍 无障碍 简体 | 繁体 长者模式 长者模式

政务公开  >  政策文件  >  区级文件  >  政府办公室
名    称 :
天津市蓟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蓟州区机关(参照管理事业)单位实行公务员医疗补助实施办法的通知
索   引  号 :
11120225000208725L/2020-01652
发 布 机 构 :
天津市蓟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 文 字 号 :
蓟州政办发〔2018〕27号
主    题 :
综合政务\政务公开;财政审计\预决算公开;财政审计\行政收费;综合政务\其他;教育\基础教育;教育\职业教育;卫生健康\医疗服务;卫生健康\疾病预防控制;卫生健康\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医疗保障\医保待遇保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就业培训;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人才资源开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劳动关系;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社会保障
成 文 日 期 :
发 文 日 期 :
有   效  性 :
有效

天津市蓟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蓟州区机关(参照管理事业)单位实行公务员

医疗补助实施办法的通知

各镇乡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

区人力社保局、区财政局拟定的《蓟州区机关(参照管理事业)单位实行公务员医疗补助实施办法》已经区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照此执行。

天津市蓟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96

(此件主动公开)


蓟州区机关(参照管理事业)单位实行

公务员医疗补助实施办法

区人力社保局 区财政局

为进一步提高机关单位公务员医疗保障水平,根据《天津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规定》和《天津市公务员医疗补助办法》有关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制订本办法。

一、适用范围

下列机构中领取公务员工资的工作人员和退休人员,享受公务员医疗补助:

1.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工商联机关。

2.经批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

二、筹资标准

公务员医疗补助基金每年度筹资标准按用人单位全部工作人员当年缴费工资基数之和的6%计算。缴费基数包括:工作人员上年度工资收入中的基本工资、国家统一的津贴补贴、规范后的津贴补贴、年终一次性奖金。公务员医疗补助,在全市范围内实行社会统筹,退休人员享受待遇,不缴费。

三、资金来源

单位缴纳的公务员医疗补助费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由财政全额负担。区财政部门按核定的标准和享受人数计算所属单位的缴费额,按月上划市财政部门,市财政部门直接划拨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四、医保待遇

在职人员及退休人员发生的门(急)诊、住院(含门诊特殊病)和大额医疗费用,在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内,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大额医疗费救助基金报销后,再享受公务员医疗补助相关待遇。

1.门(急)诊医疗费。基本医疗保险起付标准以上至6500元以下的医疗费用,在基本医疗保险按规定比例报销后,由公务员医疗补助基金给予补助。其中,一般在职人员补助至80%,退休人员补助至90%,副局级以上人员补助至95%6500元以上至10000元以下符合报销范围的医疗费用,由公务员医疗补助基金给予补助,其中在职人员补助80%,退休人员补助90%,副局级以上人员补助95%

2.住院医疗费(含门诊特殊病和社区家庭病床医疗费)。基本医疗保险起付标准以上至15万元以下的医疗费用在基本医疗保险按规定比例报销后,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部分再由公务员医疗补助基金给予补助,其中:在职人员补助80%;退休人员补助90%;副局级以上人员补助95%

3.大额医疗费救助。15万元以上至35万元以下的住院医疗费用,在大额医疗费救助基金报销后,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部分,再由公务员医疗补助基金给予补助,在职人员和退休人员均补助75%。超过35万元以上,符合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的住院医疗费用部分,由公务员医疗补助基金给予补助,在职人员和退休人员补助95%,副局级以上人员补助100%

五、参保手续

由各参保单位负责对参加公务员医疗补助人员情况进行梳理汇总,并携带相关材料直接到社会保险蓟州分中心办理参保手续。

相关材料包括:《享受天津市公务员医疗补助人员名单》;《公务员录用审批表》、《公务员调任审批表》、《公务员登记表》或《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登记表》(复印件);《天津市行政事业单位新增人员工资、津贴补贴审批表》或《天津市机关工作人员工资变动审批表》;相应职务任免文件。

六、其他事项

1.在职公务员实行门(急)诊医疗费限额刷卡办法。年度内门(急)诊医疗费用超过基本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以上的部分,先由本人联网垫付,年底由单位按照规定程序统一到社会保险基金蓟州分中心审核报销。

2.离休人员、一至六级残疾军人不参加公务员医疗补助,仍按现规定享受医疗待遇。

3.本办法由区人力社保局、区财政局负责解释,自201810月起执行。




  

| 政策解读
| 相关政策
|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