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打造“以诚印蓟、周到服务”的“诚蓟周”品牌,引导企业家在蓟州、爱蓟州,为蓟州发展做贡献,常态化加强与企业沟通联系,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助力企业做大做强,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严格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相关决策部署,围绕区委区政府“努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蓟州实践新局面”工作目标,树立“让企业和企业家舒服”的服务理念,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以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为检验标准,用“精度、速度、温度、力度”全面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营造尊重、理解、支持企业的浓厚氛围,塑造新动能新优势,全面提升蓟州的战略价值和竞争力。
二、工作任务及分工
(一)创建十个“蓟企之家”
以“家”的服务理念,从企业需求着手,强化政企互通,围绕全生命周期、全要素保障、全经营链条,依托职能部门、商会协会、营商环境监测站等载体,选取关键点位,在政府、企业、社会团体之间搭建交流平台,构筑起“3+3+4”体系,打造集企业帮办服务、企业诉求接处、惠企政策兑现三大功能于一体的“蓟企之家”。
1.依托职能部门,建立3个“家”
(1)在蓟州区营商环境办公室建立企业家“惠”客厅。面向全区各类市场主体,采取区领导领班、区职能部门轮班、区营商环境办值班三种方式,通过与企业家面对面座谈,心贴心交流,实现了解企业经营状况,掌握企业诉求愿望,帮助企业解决难题,并从中听取改善我区营商环境方面的意见建议。
(2)在区政协委员联络室建立“委员企业家建议提案之家”。发挥政协委员企业家作用,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协商议政的重要内容,通过广泛调研、撰写提案、委员联谊等形式广泛收集各类信息,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市场主体需求。
(3)在区发展改革委“双万双服”办公室建立“政策传递之家”。在认真研究、摸准吃透上级惠企政策的基础上,结合蓟州实际,梳理完善区级惠企政策措施,加大宣传力度,将政策宣传与企业需求相结合,准确推送,实现政策快速传导,帮助企业享受政策红利。
2.依托协会商会,建立3个“家”
(1)在区工商联建立“会员企业家联合之家”。加强对民营企业的教育引导,组织企业家会员按照协会章程,诚信经营、照章纳税,主动履行社会责任,积极服务蓟州经济发展。
(2)在区青年商会建立“青年企业家希望之家”。充分发挥青年企业家创业创新生力军作用,为党和政府联系民营经济人士搭建桥梁纽带。强化队伍建设,团结带领青年企业家听党话、跟党走,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探索带动新兴产业领域发展,共建美好蓟州。
(3)在区企业拥军协会建立“退役军人奉献之家”。利用协会资源优势,召开不同层次、不同规模退役军人企业家例会,收集企业经营活动信息,凝聚合力,助力拥军优属、社会维稳,推动退役军人企业健康发展。
3.依托区营商环境监测站,建立4个信息之“家”
面向全区市场主体,以营商环境监测站为单元,细分网格监测范围,压实网格责任,完善考核体系。推行“蓟企之家”党支部领导下的“一核多元”监督服务机制,激励监督员联系企业、感知信息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营商环境监测站遥感雷达作用,让监督“探头”直达企业一线。
(二)召开百场政企对接会
常态化开展政企对接活动,区级职能部门和各乡镇(街道)根据行业、领域不同,采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三种途径,加强与企业、基层商会沟通联系,精准捕捉市场主体需求,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各职能部门、各乡镇(街道)全年召开政企对接会不少于2场。
1.坚持自上而下,压实“双万双服、三级包保”责任机制。深入贯彻落实蓟州区2024年度“双万双服促发展”活动要求,各级工作组和服务组要主动下沉,建立完善常态化对接机制,深挖企业诉求,梳理形成企业问题意见工作台账,利用政企互通服务信息化平台功能,按照“五步工作法”,建立企业问题“收—转—办”闭环管理模式,促进企业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2.坚持自下而上,推行“企业有呼声、部门有回应”服务机制。深化信息反映渠道,充分发挥全区97个“民意速递站”及“12345热线平台营商环境专席”的功能作用,梳理汇总营商环境类信息,围绕企业群众关心的“办事流程繁琐、服务质量不高、工作效能较低”等方面的问题建议,由相关职能部门安排专员与企业对接,制订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确保整改一个销号一个。
3.坚持上下联动,构建“政企同心、双向奔赴”的政商关系。强化为企服务的主动性,注重落实“四对接”(政策推动点对点对接、困难诉求面对面对接、企业建议条对条对接、跟踪问效一对一对接),主动提供“管家式”服务,以“干部跑”代替“企业跑”,变“端菜式”服务为“点菜式”服务,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让企业心无旁骛、专心发展。
(三)开展千场企业家大讲堂
开展内容丰富的企业家大讲堂,活动不限宣讲人员、不限受众对象、不限题材内容、不限形式载体,从小切口入手,锁定一类人群、解读一个政策、解决一个痛点、讲好一个案例,为企业发展赋能增效,助力企业抢抓新风口、深耕新赛道。各职能部门、各乡镇(街道)全年召开企业家大讲堂不少于20场。
1.抓实队伍建设,打造宣讲“矩阵”。统筹本单位资源力量,大力推行领导干部、业务骨干“上讲台”,建立一支“业务水平高、授课能力强”的讲师队伍,面向企业进行政策辅导。坚持多点发力,邀请行业领域内专家、教授、学者、优秀企业家、技术大咖、营商环境监督员以及“同心共蓟▪新时代民营企业家宣讲团”等专业人士进行宣讲,聚焦企业经营发展,提供定制化服务,帮助企业提升管理能力和经营水平,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突出鲜明主题,做实宣讲“内核”。以“企业需求、企业家企盼”为核心设置主题内容,采取理论宣讲、情景宣讲、互动宣讲等形式,丰富宣讲内容,重点围绕经济形势、扶持政策、科技创新、技术改造、融资税收、社会服务、应急处置、水电气暖、人才就业、社会保险等内容进行讲解,确保分析透彻、讲实讲细,真正让企业听得懂、用得好。
3.畅通宣讲渠道,拓宽宣讲“视野”。打通线上、线下两渠道,线上丰富“视听读”内容,制作一图读懂、微视频、微课堂等,并利用政府官网、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媒介进行广泛宣传,让课堂从纸面走向云端。用好用足“津策通”平台,及时更新涉企政策,方便企业快速查询,让政策随时可享、触手可及。线下通过上门走访、交流座谈、政策解读、现场问答、帮办服务等方式分领域、分行业、分需求开展宣讲,以“1+N”的授课模式,把“独角戏”变成“大家唱”,从“书面语”变成“家常话”。
(四)走访服务万家市场主体
按照“干部下得去、意见上得来”的要求,开展“大走访大调研”活动,采取“访、谈、服、问”的方式,边走访、边谈心、边服务、边问需,让市场主体“知心话有处说,烦心事有处诉,揪心事有人听”。与企业保持密切联系,回应企业关切,集中精力解决企业发展难题,全力以赴推动企业快速发展。各职能部门、各乡镇(街道)全年开展走访不少于150家(次)。
1.开展全覆盖大走访。各乡镇(街道)和园区以“问需求、解难题”为出发点,在属地开展无缝隙大走访活动,主动深入一线,倾听企业心声,全面了解企业经营发展和项目建设情况,重点掌握企业经营存在的困难和实际诉求,多措并举,帮助企业破解经营堵点和发展难点,争做企业发展的“知心人”。
2.推行“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模式。企业通过“12345热线平台营商环境专席、蓟企之家、营商环境监测站、营商环境意见建议邮箱”等多种方式向职能部门“吹哨”,各职能部门闻哨而动,第一时间主动响应,根据企业诉求,建立工作专班,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结果。
3.夯实企业诉求办理工作机制。针对企业维权多头跑、部门协作不紧密、诉求处理不及时、企业满意度不高等问题,利用《蓟州区优化营商环境企业诉求办理工作机制》及《蓟州区关于构建营商环境多方联动督导工作机制》予以协调解决,各责任部门要对转办的企业诉求认真核实,科学制定解决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力争在最短时间内解决企业问题。对于长期挂号、久拖不决的问题,通过提醒、督办、通报等方式推进解决,保障定期销号、动态清零。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各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重要性,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制订本单位落实区营商环境建设“十百千万”专项行动计划,以问题为导向,深入研究、系统推进各项工作。区政务服务办负责统筹协调,按季度向区政府报送工作进展情况。
(二)强化舆论引导。坚持走出去、请进来,采取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融合,重点突出微信公众号、抖音、门户网站等新媒体的宣传推广,力争形成分层次、广覆盖、全方位的宣传格局,大力展现我区优化营商环境的有力举措、生动经验和显著成效,营造我区“远者来、近者悦”的良好形象。
(三)落实考核督导。将区2024年营商环境建设“十百千万”专项行动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绩效考核重要内容,各单位、各部门要狠抓落实,于每季度最后一月20日前(6月20日、9月20日、12月20日),通过政务网向区政务服务办报送工作台账(附件2)及相关佐证材料,佐证材料包括活动方案、活动照片、活动记录等内容。
附件:1.蓟州区2024年营商环境建设“十百千万”专项行动责任清单
2.各单位、各部门开展营商环境建设“十百千万”专项行动工作台账
附件1
蓟州区2024年营商环境建设“十百千万”专项行动责任清单
序号 |
主要任务 |
具体工作任务 |
责任部门 |
完成时限 |
备注 |
1 |
创建十个 “蓟企之家” |
建立企业家“惠”客厅。面向全区各类市场主体,采取区领导领班、区职能部门轮班、区营商环境办值班三种方式,通过与企业家面对面座谈,心贴心交流,实现了解企业经营状况,掌握企业诉求愿望,帮助企业解决难题,并从中听取改善我区营商环境方面的意见建议。 |
区营商环境办 |
2024年3月底前 |
|
2 |
建立“委员企业家建议提案之家”。发挥政协委员企业家作用,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协商议政的重要内容,通过广泛调研、撰写提案、委员联谊等形式广泛收集各类信息,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市场主体需求。 |
区政协 |
2024年6月底前 |
||
序号 |
主要任务 |
具体工作任务 |
责任部门 |
完成时限 |
备注 |
3 |
创建十个 “蓟企之家” |
建立“政策传递之家”。在认真研究、摸准吃透上级惠企政策的基础上,结合蓟州实际,梳理完善区级惠企政策措施,加大宣传力度,将政策宣传与企业需求相结合,准确推送,实现政策快速传导,帮助企业享受政策红利。 |
区发展改革委 |
2024年6月底前 |
|
4 |
建立“会员企业家联合之家”。加强对民营企业的教育引导,组织企业家会员按照协会章程,诚信经营、照章纳税,主动履行社会责任,积极服务蓟州经济发展。 |
区工商联 |
2024年6月底前 |
||
5 |
建立“青年企业家希望之家”。充分发挥青年企业家创业创新生力军作用,为党和政府联系民营经济人士搭建桥梁纽带。强化队伍建设,团结带领青年企业家听党话、跟党走,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探索带动新兴产业领域发展,共建美好蓟州。 |
区青年商会 |
2024年6月底前 |
||
序号 |
主要任务 |
具体工作任务 |
责任部门 |
完成时限 |
备注 |
6 |
创建十个 “蓟企之家” |
建立“退役军人奉献之家”。利用协会资源优势,召开不同层次、不同规模退役军人企业家例会,收集企业经营活动信息,凝聚合力,助力拥军优属、社会维稳,推动退役军人企业健康发展。 |
区企业拥军协会 |
2024年6月底前 |
|
7 |
面向全区市场主体,以营商环境监测站为单元,细分网格监测范围,压实网格责任,完善考核体系。推行“蓟企之家”党支部领导下的“一核多元”监督服务机制,激励监督员联系企业、感知信息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营商环境监测站遥感雷达作用,让监督“探头”直达企业一线。 |
区营商环境办 |
2024年6月底前 |
||
8 |
召开百场 政企对接会 |
根据行业、领域不同,常态化开展政企对接活动,加强与企业、基层商会沟通联系,采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三种途径,精准捕捉市场主体需求,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各职能部门、各乡镇(街道)全年召开政企对接会不少于2场。 |
各职能部门 各乡镇(街道) |
2024年12月底前 |
|
序号 |
主要任务 |
具体工作任务 |
责任部门 |
完成时限 |
备注 |
9 |
开展千场 企业家大讲堂 |
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企业家大讲堂,不限宣讲人员、不限受众对象、不限题材内容、不限形式载体,从小切口入手,锁定一类人群、解读一个政策、解决一个痛点、讲好一个案例,为企业发展赋能增效。各职能部门、各乡镇(街道)全年召开企业家大讲堂不少于20场。 |
各职能部门 各乡镇(街道) |
2024年12月底前 |
|
10 |
走访服务万家 市场主体 |
按照“干部下得去、意见上得来”的要求,开展“大走访大调研”活动,采取“访、谈、服、问”的方式,边走访、边谈心、边服务、边问需,让市场主体“知心话有处说,烦心事有处诉,揪心事有人听”。与企业保持密切联系,回应企业关切,集中精力解决企业发展难题,全力以赴推动企业快速发展。各职能部门、各乡镇(街道)全年开展走访不少于150家(次)。 |
各职能部门 各乡镇(街道) |
2024年12月底前 |
附件2
各单位、各部门开展营商环境建设“十百千万”专项行动工作台账
单位名称: 2024年 月 日
联系企业 名称 |
活动时间及地点 |
活动内容 |
市场主体诉求 |
解决措施及成效 |
活动总场次 | |
创建十个“蓟企之家” |
—— |
|||||
召开百场 政企对接会 |
〔全年不少于2场〕 | |||||
开展千场企业家大讲堂 |
〔全年不少于20场〕 | |||||
走访服务万家市场主体 |
〔全年不少于150家(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