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蓟州区人民政府 2019年12月3日星期二

无障碍 无障碍 简体 | 繁体 长者模式 长者模式

天津市蓟州区人民政府2022年行政执法工作报告
来源:天津市蓟州区司法局 发布时间:2023-01-30 14:30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严格落实中央、市级关于行政执法工作的文件、会议精神和各级领导的批示指示要求,深入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举措及成效

(一)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一是大力推进跨区域跨领域联合执法。出台实施《蓟州区跨部门综合行政执法联动响应协作机制》《蓟州区乡镇(街道)与区级部门综合行政执法协调联动工作机制》,与宝坻区、北京市平谷区、河北省玉田县建立跨区域治超联动机制,将行政执法的组织指挥、统筹协调及协作纳入规范化轨道。二是强化审管衔接。通过天津市政务一网通权力运行与监管绩效系统审管联动模块,将审批部门的全过程信息与行业主管部门的行政执法信息相互推送共享,防止审批、监管、处罚相互脱节,年度通过“政务一网通”系统共享监管信息6951条。三是依法开展行政执法争议协调。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领导小组职能作用,召开19次行政执法协调工作会议,有效处理疑难复杂执法问题21项、民生热线疑难工单17件,确定3个新兴领域行业主管部门。四是持续推动执法重心下移。按照《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规则》要求,建立6类35项乡镇(街道)“吹哨”调度事项清单,并对报到部门和响应级别作出明确规定。充实基层行政执法力量,年度为乡镇(街道)综合执法队伍招录35人,同步保障各项经费,按要求落实区级部门及其执法力量常驻和报到制度。

(二)强化重点领域执法。一是加大食品药品领域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出台《关于深化食品药品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的实施意见》,切实完善我区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查处各类违法违规案件792起,罚没款共计143.54万元。二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聚焦区域交界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蓟州区与遵化市检察机关签订《关于建立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工作协作配合机制的意见》,联合办理督促整治沙河污染行政公益诉讼系列案件取得良好效果。严厉打击非法运输、倾倒域外建筑垃圾行为,城管部门立案34起,移送公安机关34起,拘留42人,罚款106万元。目前,我区域外建筑垃圾偷运乱倒现象已基本杜绝。三是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排查市场主体10353户次,依法严厉打击借助快手平台、微信公众号发布诋毁视频、诋毁文章案件,坚决维护企业商业信誉,开展老字号企业商标和驰名商标执法保护专项行动、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奥林匹克标志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打击非正常专利申请专项整治行动、“蓝天”“网剑”“铁拳”以及“双随机、一公开”的联合执法行动,办理知识产权违法案件21件,罚没款共计37.1万元。四是狠抓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开展涉及锅炉、厂车、大型游乐设施、液化石油气充装安全等领域的专项整治行动,加快推进电梯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严厉打击在用特种设备超期未检、检验不合格、无人员操作证、弄虚作假等违法行为,年度立案查处涉及特种设备案件12起,罚款69.5万元,实现“超期未检特种设备”的动态清零目标。五是保持应急管理领域执法的高压态势。按照“四铁”“六必”要求,严厉打击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全年检查企业525家次,消除隐患822项,立案35起,处罚金额395.88万元。六是深入推进行刑衔接工作。严格落实蓟州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联席会议工作规则》《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协作配合共同促进基层社会治理的框架协议》要求,区检察院、公安分局、相关执法部门及部分乡镇街适时召开行刑衔接工作研判会,年度共有涉及知识产权、出版物管理、食品安全、危化品经营存储方面等8起行政处罚案件移送公安部门刑事侦查。    

(三)强化行政执法责任制落实。一是持续推动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及配套制度的贯彻实施。出台《蓟州区行政执法音像记录管理制度》《蓟州区乡镇(街道)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及目录清单》《蓟州区行政执法行为规范及用语指引》等五项工作制度,统一修订乡镇(街道)行政执法文书格式,下发行政执法专题课件规范执法流程。二是做好“典型案例”评查工作。筛选2016件行政处罚案件,评查出典型差案5件,遴选出示范优案3件通报全区,充分发挥典型案例正反向激励作用。指导各行政执法单位完成年度2272件普通程序执法案件线上全面评查工作。三是加强执法队伍规范化管理。完成1451名执法人员证件更换工作,通过培训考试新增执法人员162人,注销141名不具备执法资格人员证件。对全区贯彻落实《蓟州区行政执法辅助人员聘用管理办法》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四是提升培训工作质量。普遍开展覆盖全区1472名执法人员的线上行政执法实务培训。在各单位自主开展培训的同时,对乡镇(街道)实行巡回式现场培训授课,针对重点执法部门进行个案指导。通过微信群提醒、发送提示函等方式,督促下放职权部门通过“小快灵”方式,不定期对乡镇(街道)开展业务能力培训。五是发挥执法监督平台效能。抽检处罚案件2621件,提出监督意见188条,发送行政执法监督意见书86份,专项提示函122份。平台年度收录55266条执法信息(处罚4811件,检查50410件,强制45件)。完成涉及安全生产、发展和改革、民政等领域的27项权责的联审及动态调整,清理完善平台基础信息3628条。六是健全执法监督机制。建立《关于司法行政机关向纪检监察机关移送在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线索实施办法》,组织十八大以来行政执法问题案件专项起底工作,共清查出问题案件21件、瑕疵案件信息2510条,6起问题案件移交纪检监察机关处理。七是开展行政执法专项整治行动。建立31项行政执法问题清单,在组织各行政执法单位先期自查整改基础上,逐项对账销号,依法处理执法投诉6件次。八是提高智能化监管水平。加快推进科技治超项目进度,建成8处非现场执法点位和智慧治超管控平台,利用PDA手机上传公路管理数据。强化对“两客一危”车辆、下穿地道重点领域安全监管,292辆危化品运输车全部安装GPS,216辆危化品运输车安装智能视频监控系统,251辆客运车辆全部安装北斗定位终端,40个下穿地道全部安装高清监控设施。

(四)提升行政执法满意度。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将行政执法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区委、区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和重点工作点评会范畴,逐月梳理汇总执法协调小组重点工作任务台账,多次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贯彻上级关于行政执法工作的文件、会议精神以及各级领导的批示指示要求,做到常议、常抓、常督导、常整改。二是构建规范高效工作体系。健全执法人员线上培训、日常考核机制,印发《关于规范落实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的指导意见》《蓟州区行政执法负面清单》《蓟州区行政执法行为规范及用语指引》,有效落实日抽查、月评查、季通报工作制度。三是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严格落实执法过程中精准普法要求,推行柔性执法,强化服务理念,广泛深入多形式开展执法人员以案释法及旁听庭审活动。四是强化行政复议监督效能。依法审结行政复议案件82件,纠正不当行政行为、确认违法和撤销行政行为15件,纠错率18.3%,纠错案件数量及纠错率较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28.5%和5个百分点,代理区政府经行政复议应诉案件15件,连续四年零败诉,区政府负责人出庭应诉率保持100%。五是树牢服务理念。统筹处理安全与发展关系,坚持在执法中服务。深入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其中,服务国华盘山电厂、天津德天助非晶纳米公司做法,被中国应急管理报宣传推广。

二、存在主要问题

(一)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理论学习向工作实效的成果转化还不够明显,记得多、背得多,机械式、浅表式学习的问题还比较突出,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推进工作、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不够强。

(二)依法行政水平尚待提升。法治人才队伍建设相对薄弱,法制审核人员等专业性法治人才紧缺,基层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素养还有待进一步增强,行政案件复议纠错率和败诉率还比较高,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的落实还有待于进一步强化。制度落实还不够严格规范,相关培训工作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升。乡镇街之间、不同执法领域之间、不同执法类型之间,制度落实的力度和深度还存在较大差距,整体工作的推进还存在不均衡现象。

(四)执法保障能力还不能很好的满足行政执法工作需要。信息化建设存在短板,执法装备科技含量较低,部门、各类平台之间数据交换共享不及时不畅通,基层行政执法力量相对薄弱,人员数量与承担的执法任务不相匹配。

三、整改工作落实情况

蓟州区高度重视《2022年三季度全市行政执法工作情况通报》,按照市司法局要求,区领导指示:区司法局会同有关部门和乡镇街,对通报的问题举一反三,加强分析研究,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进一步提升行政执法工作水平。

区司法局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在认真学习《通报》精神、充分分析当前形势、扎实总结工作成效的基础上,就如何规范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有效提升人均办案量和公示率、大幅降低零执法零处罚单位数量,向24个乡镇、14个委办局发送了行政执法监督通知书。

为确保行政执法监督工作质效,以行政执法专项整治行动为契机,由依法治区办、区司法局联合对存在问题的单位继续开展走访调研和实地检查。截至目前,我区行政执法案件公示率已达100%,人均办案量增至37.6件,第四季度人均办案量9.61件,较第三季度增长31.8%,零执法、零处罚单位数量较第三季度分别减少10个和4个,机要密码管理局等4个零执法单位、民宗委等11个零处罚单位分别提交了情况说明。

四、下步重点工作

(一)持续提升依法行政意识。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按照中央法治政府实地督察意见,强化组织领导,突出关键少数,健全学法用法机制,切实提高对行政执法工作重视程度,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引导行政执法人员树立法治信仰,使法治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提升执法人员对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让各项工作始终在法治轨道上前行。

(二)扎实履行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紧盯危化、燃气、住建、交通、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全面推进风险辨识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持续保持安全生产领域严管重罚的高压态势。加强环境保护联防联控、食品安全监管、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京津冀跨区域执法协同。加大日常监管和执法巡查力度,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违法风险。严格落实严重违法惩罚性赔偿、巨额罚款和终身禁入的相关制度。畅通投诉举报渠道,方便群众通过多种方式对违法行为进行监督。

(三)深入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实。对照蓟州区《关于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实施方案》,深入开展自查整改活动。重点加大事前、事中、事后的公示、公开力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严格落实好执法全过程音像记录制度,实行同一执法对象“一户式”集中储存。配齐配强法制审核人员,做到重大执法决定严格按要求送审、反馈,程序、意见依规留痕备查。

(四)着力加强行政执法队伍整体建设。围绕与行政执法职能相适应的原则,做到专岗专用,有针对性的着重解决基层执法力量与其承担的执法任务不相匹配的问题。加快推进公职律师全覆盖工作进程,狠抓执法人员培训,通过以案释法活动促执法思维的转变、执法方式的改进和创新,坚决杜绝持证不执法以及只履行简单熟悉常用职权的片面履职现象。对照《蓟州区行政执法辅助人员聘用管理办法》,努力提升执法辅助人员的综合素质,实现执法队伍建设水平整体跃升,以良好的精神风貌、过硬的专业素养、规范公正文明的执法行为,有效降低复议纠错和行政败诉案件数量。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