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蓟州区体校改革与学校体育融合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体育局 市教委印发《2023年天津市关于实施体校改革与学校体育融合发展工作的通知》精神,推进我区体校改革与促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和“双减”工作融合发展,提升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促进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经区体育局、区教育局研究,现制定2023年蓟州区体校改革与学校体育融合发展工作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国家体育总局 教育部《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精神,推进《天津市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实施方案》的有效落实,充分整合体育、教育资源,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推进各级学校与区青少年业余体校全方位合作,让青少年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提高青少年运动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主要内容
1.区体育局、教育局以推进我市建设“排球之城”和“运动之都”为目标,确定足球、篮球、排球、田径、柔道、乒乓球等6个项目作为我区推进体校改革与学校体育融合发展的专项运动项目,布局在基础条件较好的6所小学和6所初中校。
2.根据选定的专项运动项目,区青少年业余体校在每个项目中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的至少1所小学和1所初中组成共建单位,在广泛开展校园体育活动的基础上,组建学生运动队,开展课余训练,实现加强学校体育、提升课后服务水平以及促进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协同发展的目的。
三、工作要求
1.加强共建与“双减”工作相融合,区青少年业余体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服务于学校体育和课后服务工作。对于因场地设施等条件,不宜在学校开展的体育教学和业余训练,主动协调、整合体育行业社会资源,为学校提供体育服务,拓展学校课后服务的空间。
2.共建的学校应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体育工作,常年开展相应体育运动项目,具备一定的场地设施、师资队伍、经费投入等基础条件。学校体育开展的项目应具有“普及性、传统性、先进性”。
3.在推进学校体育特色发展、提升学校课后体育服务水平的基础上,共建学生运动队至少有20名稳定参加训练的学生运动员。学生运动队坚持常赛,参加各级各类体育竞赛活动。
4.共建学生运动队教练员由区青少年业余体校和学校共同研究选派,充分利用课后及节假日开展课余训练。
四、保障措施
1.区青少年业余体校与学校根据共建内容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分工责任、权利义务。区体育局在工作管理、设施建设、经费投入、师资配备、训练保障、资格(能力)培训等方面给予积极的政策支持。
2.区体育局根据市体育局《关于规范天津市区县业余体育运动学校建设的办法》精神,不断完善区青少年业余体校的机构建制,场馆设施、人员编制、经费保障等方面工作,提升工作水平。
3.区体育局、区教育局要将共建工作纳入体育和教育工作发展计划的重要内容,积极创造条件,不断扩大共建青少年业余体校和学校范围,提升体教融合工作水平。
4.共建学校根据《天津市体育彩票公益金支持体育事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天津市青少年体育专项经费管理使用办法(试行)》等有关规定和共建协议内容,安排使用补助经费,确保专款专用。
2023年6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