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邦均镇美丽小城镇建设实施方案
一、全镇总体情况
邦均镇位于蓟县城区西部盘山南麓,西距北京76公里,南距天津90公里,东距唐山104公里,距县城中心15公里,京哈公里、宝平公路、邦喜公路横贯镇域,交通便利。下辖43个行政村,镇域总面积35平方公里,总人口3.2万人,耕地面积2.7万亩。自古以来,邦均镇人口密集,店铺林立,商业繁荣,是华北地区商贾云集之地,素有“京东第一镇”之美誉。目前镇域个体工商户达2000余家,各种商业往来发达。工业发展迅猛,雀巢矿泉水、天津华能北方热力、天津嵩山伟业集团、陕西重汽、邦均车身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纷纷落户本镇。截至2014年底,全镇完成生产总值29.5亿元,同比增长28%;完成固定资产投入14.17亿元,同比增长29%;实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573元,同比增长18%;镇级税收分成完成2243.2万元,同比增长20.2%。苗木花卉作为邦均镇支柱产业已初具规模,占地达2万亩,有 350个品种,年出圃3500万株,并建有华北最大、功能最全的专业批发市场,年交易额达7亿元以上。成为享誉华北地区的“苗木之乡”和苗木种植、销售集散地。除苗木花卉产业以外,特色小吃“邦均羊汤”、“一品烧饼”、“子火烧”、“吊炉烧饼”,特色文化别具风格,“ “剪纸艺术”、“少林会”、“皮影、民间花会”等已小有名气。邦均民风淳朴,人文底蕴深厚,是一个祥和美丽的生态之镇,一直以“宽、洁、绿、美、净、通”作为打造“和谐邦均”的标准。
(一)风景美。镇区建筑规划建设有序,环境整洁优美,与周边大环境相得益彰;同时苗木花卉产业形成了新格局,增进了邦均风景美。一是以中园四季苗木花卉市场为中心,打造华北地区最大的苗木花卉集散地,建立精品苗木展示区。二是以产业路为轴心,引导两侧苗木种植户规范化、标准化栽植,并对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打造邦均郊野公园目标进行规划,建成苗木观赏旅游区。三是以李庄子为中心,在现有绿化工程类花卉栽植的基础上,扩大种植面积,实现花卉与苗木的有机结合,成为工程花卉苗木栽植区。四是以邦喜公路两侧和北部山区为重点,把苗木种植与林果发展有机结合,建成林果类苗木示范区,并着力打造北部山区核桃示范基地和邦喜路两侧猕猴桃示范基地。
(二)街区美。小城镇整体风貌和自然环境协调、有机融合;102国道镇区段规划布局科学,功能分区合理,空间尺度适宜,突出生态宜居的特色。邦均老街、京东第一集等街区体现地域、民俗、文化、传统或时代特色;建筑风格、色彩协调,有规划、有管理、有改造措施。住房安全、舒适、绿色、环保。绿化达到规划要求,景观优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高于40%。
(三)功能美。教育、医疗、文化娱乐、商业服务设施达到规划标准要求,能较好满足居民需要。全镇共有1所高中,2所初中,7所中心小学,教育体系均衡、稳步发展;金融服务完善,设有6家银行,中国农业银行蓟县邦均支行、中国银行蓟县邦均支行、天津农商银行邦均支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蓟县邦均支行、天津市蓟县村镇银行邦均支行以及天津银行蓟县邦均支行,让居民生活更加方便;道路交通便捷,102国道贯穿东西,邦喜、宝平公路纵横穿越,京秦高速穿镇而过,全镇交通高效便捷;排水、垃圾收集处理设施等基础设施完善,管理良好。饮用水水质达标,垃圾、污水设施完备。全面实施清洁村庄和美丽村庄建设。一是启动实施两个污水处理厂项目。二是建设小孙垃圾中转处理站、县设中心镇垃圾中转处理站两个垃圾中转站项目。三是完善垃圾清运体系。目前,全镇43个行政村设立保洁员154人,配备收集运输车辆154辆,地埋式垃圾箱64个,转运输车辆8辆,村户生活垃圾收集箱12123个,吸污车8辆。四是“四清一绿”行动取得显著成效。完成86个公厕建设和460亩坑塘治理工作;治理规模化养殖场4家,创建清洁村庄10个,治理二级河道3.5公里。实施饮水安全工程,全镇43个村实现了主管道并网,已实现镇区集中供水,其余村庄具备供水条件,可随时并入主管网。
(四)生态美。邦均镇北有丘陵山地,南临沃野平川,地势略为北高南低。在远古时期,这里是海岸边缘,河流交错,树茂林深。境内河道属引秃入漳,流域面积26平方千米,二级河1条,长8千米;三级河2条,总长14千米。 主要矿产有矿泉水、紫砂页岩等。发挥北部山地资源优势,借助盘龙谷文化城和天津滨海生态园的辐射带动作用,对北部3000亩山地进行科学规划和保护性开发,促进与盘山旅游休闲度假产业区无缝对接。加快北部山区水电路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改善北部山地旅游资源招商条件,完善配套优惠政策,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力争引进一批旅游休闲度假项目,实现旅游产业较大突破。成功举办了天津(邦均)首届苗木花卉节,扩大邦均苗木花卉知名度。整合民俗文化资源,开发各具特色的生态文化旅游路线,做好吃、住、行、游、购、娱 “六篇文章”,提升旅游经济附加值。
(五)生活美。2014年,我镇先后对贫困户、“五保”对象和残疾人给予社会救助,扎实推进五保、低保户危房改造工作。农民新增就业548人,创业57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23036人,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镇财政收入、居民就业率、居民医疗养老参保率均高于全市乡镇平均水平,居民生活幸福指数高。为各村配齐了农家书屋,举办了“邦均镇庆新春第十三届农民花会大赛”和新编文艺节目调演活动,开展了农民乒乓球、象棋和全县广场舞比赛。同时,为弘扬邦均历史,组织相关人员,编写出版了《千古名镇—邦均史话》一书,极大的丰富了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完成小孙各庄村市级文明村和416户美丽农家评选活动;,设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牌180块。义务教学入学率达到100%,中考成绩排在全县中上游水平,六小、一中学生食堂投入使用;村级卫生室新建改建任务完成,并陆续投入使用;计划生育工作圆满完成年初既定任务,人口出生率继续保持低生育水平。
(六)风尚美。社会治安管理良好,近年无重大刑事案件、群体性事件;居民行为文明,社会诚信度高,社会氛围和谐。
二、创建美丽小城镇的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在示范小城镇、生态镇建设的基础上,以“六美”建设为内容,以提升小城镇人居环境、实现农民安居乐业有保障为根本目的,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整治,提高小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环境建设水平,强化小城镇社会管理,努力打造生态宜居、功能完备、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美丽小城镇。到2016年,达到“六美”考评标准。
三、创建美丽小城镇的重点任务
紧密围绕美丽天津、美丽蓟县等重点工作,按照“六美”的要求,逐一排定今年要开展的重点工程内容。
(一)从6月1日开始进行两个月的镇区环境综合整治。一是清理规范102国道两侧沿街商铺的广告牌匾;二是建筑立面的清洁;三是集中治理里空外摆,占路经营,达到街区规范整洁。
(二)镇区投放垃圾筒400个,配备侧翻式垃圾运输车一台,保洁员6名,保证镇区街道清洁卫生常态化。
(三)协调石人庄、东中南道、西中南道三个村对102国道通往老街的135米街道进行整治硬化,需清除垃圾1890方,垫土2600方,水泥硬化945平米,总投资30万元。目前已动工,6月底完成,彻底改变此条“三不管”道路,垃圾乱堆乱放,雨季泥泞无法通行的现状。
(四)对102国道东兵马路段路南16家商铺门前硬化6000平米,按排水管道500米,人行道铺砖1000平米。6月初动工,7月中旬完成,总投资160万元,清整路边洗车,发展绿化经营,改善脏乱差、路边经营的现状。
(五)完成12家平房改造,按规划建设商贸楼。目前已建成2家,10家在建,预计10月底前全部竣工。
(六)重点建设西门外各地名小吃一条街,整合规范“邦均羊汤”经营,发展地域文化。扩大邦均苗木基地核心作用,将苗木花卉产业做大做强,打造生态农业,发展生态旅游,建设邦均乡野公园。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成立了由镇长王学良同志任组长,主管美丽小城镇建设的副镇长宋文普同志为副组长,其他副职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宋文普同志兼任,成员为土地所所长李强、镇综合执法队队长庞海涛、市容管理所所长王金和、社会和劳动保障中心主任李红梅、财政所所长王保东、统计办公室主任王璐、林业站站长韩德勇、文化站站长王丹、教委总校长蔡悦、卫生院院长金杰、水利站站长赵金光。
(二)责任落实
1、各包片领导负责本片美丽小城镇建设具体内容的实施和督促分管部门落实好相关责任。
2、土地所负责科学规划街区布局和街区整体风貌、格局特色、建筑住房、土地空间等。
3、林业站负责园林绿地,使绿化达到规划要求。
4、教育、医疗、文化等部门负责公共服务等功能设施,能较好满足居民需要。
5、水利站、供水站、市容所等负责给排水、垃圾收集处理、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
6、综治办、综合执法队负责建设管理、社会管理、安全防灾等。
7、市容所负责环境卫生、环境质量、清洁能源等。
8、财政所、统计办负责财政收入、居民收入等收入水平。
9、劳动和社会保障中心负责居民就业和社会保障。
蓟县邦均镇人民政府
2015年5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