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总则
1.编制目的
为规范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及时高效、合理有序地处理食品药品安全事故,保障公众餐饮安全,根据《食品药品安全法》、《国家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餐饮服务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规章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本预案。
2.工作原则
预防为主,防患未然;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快速反应,协同应对;
科学处置,依法管理。
3.适用范围
本乡镇行政区域内发生的食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包括食物中毒、药品不良反应等)。
4.事件分级
按严重程度分为四级:
Ⅰ级(特别重大):涉及人数多、范围广,可能造成重大伤亡或社会影响;
Ⅱ级(重大):涉及多个村,需跨部门协作;
Ⅲ级(较大):涉及单个村,需乡镇级应急响应;
Ⅳ级(一般):局部小规模事件,由村或监管部门处理。
二、组织体系
1.应急指挥部
总指挥:镇长孟庆丰
副总指挥:分管副镇长于浩洋、市场监管所所长赵珺、卫生院院长王旭东
成员:公共安全办公室:王宏;综合治理中心:曹大鹏、史登会;综合执法大队:吴海巍、王旭、孙新武;派出所:秦晖、武建春;卫生院:刘广军、王雅菲(防疫员)、赵瑞晨(医师)、梁晓波(检验师)、各村村干部等。
2.指挥部职责
一是统一领导、指挥应急处置工作;二是决定启动或终止应急预案;三是协调资源,向上级报告进展。
3.工作组分工
综合协调组:公共安全办、综合治理中心牵头,负责信息汇总、对外联络;
医疗救治组:卫生院牵头,负责伤员救治、药品调配;
事件调查组:市场监管所牵头,联合公安、综合执法大队查明事件原因;
秩序维护组:派出所牵头,维护现场秩序,防止谣言扩散;
后勤保障组:综合办公室牵头,保障物资、经费所需的供应。
三、预防预警
1.监测机制
建立网格化监管体系,各村设食药品安全协管员,加强对学校食堂、农村宴席、药店等重点场所的日常检查。
2.预警分级与发布
黄色预警(Ⅲ级):苗头性事件,发布风险提示;
橙色预警(Ⅱ级):较大风险,启动应急响应准备;
红色预警(Ⅰ级):重大风险,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四、应急响应
(一)分级响应
Ⅳ级响应:村报告事件,市场监管所初步处置;
Ⅲ级及以上响应:启动应急指挥部,各工作组联动处置。
(二)响应措施
1.及时报告
发生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后,有关人员立即向主管部门和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报告;责令立即停止生产经营活动,封存导致或者可能导致食品药品安全事故的食品药品及其原料、工具及用具、设备设施和现场。
应急指挥部自事故发生之时起2小时内向蓟州区人民政府、蓟州区市场监管局报告发生食品药品安全事故的单位、地址、时间、中毒人数及死亡人数,主要临床表现,可能引起中毒的食物等,并按照相关监管部门的要求采取控制措施。
2.立即抢救
医疗救治组在第一时间组织人员,立即将中毒者送到有急救能力的医疗机构抢救。
3.保护现场
事故调查组和秩序维护组负责在向有关部门报告的同时要保护好现场和可疑食物,病人吃剩的食物不要急于倒掉,食品药品用工具容器、餐具等不要急于冲洗,病人的排泄物(呕吐物、大便)要保留,提供留样食物。
4.配合调查
负责人及有关工作人员,要配合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进行食品药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如实反映食品药品安全事故情况。将病人所吃的食物,可疑食物的来源、质量、存放条件、加工烹调的方法和加热的温度、时间等情况如实向有关部门反映。
五、后期处置
1.善后处理:对受害者及其家属进行安抚和赔偿,恢复受影响区域的正常秩序。
2.总结评估:分析事件原因,提出整改措施,修订应急预案,完善监管机制。
3.奖惩机制:对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对失职、渎职行为依法追责。
六、保障措施
1.物资保障:储备应急药品、防护装备等;
2.经费保障:财政预算单列应急处置资金;
3.培训演练:定期组织食药品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
4.技术支持:与上级检测机构建立合作,快速鉴定问题食药品。
天津市蓟州区东赵各庄镇人民政府
2025年3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