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蓟州区人民政府 2019年12月3日星期二

无障碍 无障碍 简体 | 繁体 长者模式 长者模式

文昌街道“初心印蓟·幸福来敲门”工作方案
来源:天津市蓟州区人民政府文昌街道办事处 发布时间:2023-10-09 16:20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党中央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重要部署,扎实推动市委“十项行动”蓟州实践,文昌街道坚持“居民有需求、社区有服务”理念,深化拓展我区“初心印蓟”活动,结合“幸福文昌”品牌打造,拟在全域开展“初心印蓟·幸福来敲门”行动现制订实施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正当其时,事关全局,意义重大。文昌街道坚持调研开路,以大调研大走访推动问题大梳理、难题大排查,广大党员干部要扛起为民使命、强化责任担当,把人民群众的事放在心上、抓在手里,在走近走深中真心相对,在真抓实干中落实责任,在久久为功中保持韧劲,结合全街各部门工作职责,立足本职岗位为居民服务,在服务过程中下实功、出真招,在主题教育中答好为民服务“初心卷”,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尽心尽力实现人民群众的美好期盼。

、成立领导小组

  长:郑德林  

副组长:邓立强  张宏波  

  员:杜艳春  石立梅王宇光霍平付

刘阿龙  申广虎陈俊哲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党建办,负责活动具体实施。

三、时间安排

2023年10月--2023年1月

、主要任务

(一)“印蓟暖民”五项暖民行动

1.开展重点人群关爱活动

依托文昌街道“1132”帮扶机制,结合“代理儿女”品牌工作,以空巢老人、困难群众、残疾人等“四失五类”重点人群为服务对象,按照“五个一”要求逐户逐人开展慰问活动,即送一次温暖,搞一次卫生,讲一次政策,排查一次安全隐患,解决一个困难问题。

 2.开展服务窗口前移活动

  一是街道民政、残联、劳动保障等服务窗口办公桌搬到社区、小区、楼栋中,机关干部下沉到居民身边,开展“四帮四送”活动,即帮思想、帮就业、帮代办、帮解困,送政策、送技能、送健康、送温暖二是街道机关干部下沉走访期间宣传“幸福文昌·码上来袭”项目,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党建团委业务、服企助困业务、志愿招募令等文昌街道职能业务为内容制作成的“二维码”发放至居民手中,让居民群众只需动动手指就能获取所需政策,实现政务服务“一点通”。

3.“千百万”走访活动

 通过微信群动员数千党员,根据居民底册合理分配进数百小区,按照三必须要求走访万户家门:开门必须三问—问健康、问家常、问需求;进门必须三检—检查水、检查电、检查暖;出门必须三清—清杂物、清垃圾、清楼道

4.依托“幸福暖新坊”开展暖心服务

为街道范围内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网络主播、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提供临时休息、手机充电、电动车充电、烧水热饭、避暑取暖、应急救助等多样化、个性化的温馨服务。

 5.“幸福大集”活动   

 将“幸福大集”作为服务居民凝聚居民的重要载体,面向辖区居民,进一步优化打磨“服务菜单”,并按照各社区每月20号开集,街道每季度20号开集的频率全面推广“幸福大集”。通过“点单式”、“菜单式”的服务,把“逛集日”变成“惠民日”,把“活动日”变成“暖心日”,不断提升居民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

(二)“印蓟为民”五项为民服务

 1.“三队三堂三式”宣讲

 深化“三队三堂三式”常态化宣讲模式,由党员领导干部、“70、80”后、退役军人三支宣讲队,定期开设理论大讲堂、流动学堂、微课堂,以集中式、入户式、指尖式三种模式,全覆盖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最新政策、安全知识等。

 2.服企助困

由党群服务中心负责人、柜面业务工作人员、劳动保障协管员及残疾人联络员组成三支专业服务团队,当好服务社会发展“三大员”:服企队,街道领导带头深入辖区两新组织、物业公司、幼儿园等企业,讲重点、问需求,当好惠企政策“宣传员”;助困队,敲门入户、问需走访困难群体,收集就业意愿,解读帮扶、创业等政策,送技能、送岗位,当好就业创业“指导员”;“坊”中队,通过资源再整合、业务流程再优化,将党群服务中心54 项民生保障类公共服务事项延伸至社区,安排业务能手轮值各社区“居民说事坊”,当好政务业务“服务员”。

3.志愿活动

依托“九送九进”和“双报到”制度,各社区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共驻共建作用,结合社区共建单位职责特点,统筹做好“送党课、送文化、送安全、送廉政、送健康、送法律、送温暖、送平安、送清洁进社区”活动。

4.创文创卫

深化开展“美颜行动”,一是结合“幸福文昌·文昌之声”活动,铺天盖地广宣传,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各社区每天在微信居民群中宣传“双创”知识,在社区内发放明白纸,张贴宣传海报电子屏实时滚动“双创”宣传标语,全面营造创文创卫氛围二是社区发动小区楼门栋长、在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动员社区居民积极开展“清洁我家”志愿行动,对楼门栋、大门小广告,积水性容器等进行清理。三是开展“卫生死角”大整治行动,每周五利用半天时间机关干部全下沉,紧盯绿化带内、背街里巷等隐秘场地卫生问题,排查整治楼道堆物,楼前楼后堆物现象。

5.党的二十大润心田、文明实践谱新篇

    全力做好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建设,深化“一站”连“一坊”造“一品”社区特色,将党史军史、科技创新、法治建设等融入“1所31站”,涵盖文、体、娱、教全方面内容,打造由社区志愿服务队、“两新党组织”志愿服务队、居民志愿服务队62支队伍组成的志愿服务联盟,培育出一系列新的文明实践活动品牌,形成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千千面”发展新格局,为居民提供多样化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三)“印蓟安民”建设五型社区

1.平安社区

 推进“警格+网格”融合融治工作模式,社区党员民警以网格员身份加入到社区工作组建警务社区团队支:巡逻守护队、社区服务队、商铺联防队。巡逻守护队24小时对小区进行不间断治安巡逻,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为居民提供安全宜居的居住环境。社区服务队印发“警民卡”等一系列暖心服务进一步拉近了警民关系,架起警民“连心桥”深入辖区居民家向群众讲解预防网络诈骗和老年防诈骗常识等法律知识商铺联防队辖区内商铺进行消防知识、安全生产知识宣讲,排查消防隐患,共筑平安和谐居住环境。

 2.法治社区

 积极推进法治建设进社区,在各社区“老法官调解室”的基础上继续深化,全覆盖打造“合事了”议事厅,为居民群众受理解决各类法律诉求,营造“信法”不信访的良好氛围。整合社区现有的优势资源,推进“党建网”、“治理网”、“治安网”三网合一、深度融合,全力打造“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组建“专业调解机构+在地社工团队+社区社会组织”执行团队,实施“拳头、剪刀、布”工作法,以专家能人团队为“拳头”增强信任、提供专业解答,以“党建红+法治蓝”为“剪刀”解决各类矛盾纠纷,以“红色全科网格”为“布”收集各类诉求。真正由各社区议事厅充当“和事”,促进各类矛盾“和事了”。

3.廉洁社区

 扎实推进社区廉洁文化建设,依托社区“一社一品”创建,打造丰富多彩廉洁文化阵地,化虚为实,让廉洁文化更接地气、更有实效,营造风清气正的氛围,形成人人学廉、爱廉、颂廉、倡廉的良好风貌。充分依托社区长廊、灯杆、墙面等载体,打造廉洁文化长廊、廉洁文化亭,灯杆悬挂宣传标语,安装廉洁文化地插。充分利用“居民说事坊”定期开展廉洁文化进社区活动,收集社情民意,监督推动解决居民诉求,向社区居民宣传的党政策、党规党纪等相关知识。组织优良家风家教居民代表到“居民说事坊”分享自己的做法和心得、宣传纪法知识和反面典型案例,促进廉洁进家庭的良好氛围。并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组织居民群众开展聆听家风故事、“清廉家风”课堂、兴趣书法等特色活动,引导广大居民群众长吹“廉政风”,常算“廉政账”,守好家庭“幸福门”,让清廉文明家风在蓟州区大地蔚然成风。

 4.安全社区

 以社区为单位,整合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推广安全文化和应急科普知识等,以社区为单位,每月开展一次多种形式的安全宣传活动,每季度开展一次应急演练。通多种形式的文艺活动、主题培训、主题展览、入户宣传、说事坊内讲安全行动等加强安全宣传教育。通过宣传引导,真正让居民从思想上认识到安全生产重要性,做到人人、时时、事事、处处注意安全,严格遵守安全规程,实现“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向“我会安全”的转变,推进“我爱我家 共享安全”的安全社区品牌建设。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创建“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良好氛围。社区对在各类检查及日常巡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和危险源,分类分项建立隐患台帐登记备案,隐患不消除,台帐不消号。坚决整改原有隐患,全力杜绝新生隐患,定人、定责、定时,严格抓好整改落实,实施跟踪督查。对排查出的隐患问题进行分级管理,由包片领导与主管领导、公共安全办公室包片人员、工作分管人员与社区负责人,研究制定并落实整改的具体方案、措施,明确整改责任人及整改期限,确保及时整改到位。建立安全隐患24小时接报制度,公共安全办公室对社区上报的隐患问题随时接报。针对一般隐患要立查立改,事不过夜,一时不能整改的要紧盯全过程,确保绝对安全。

    5.文明社区

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建设文明社区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以“1所31站”为主阵地,社区志愿服务队伍为主抓手,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抓亮点、创特色、铸品牌、促长效,打造文明社区。一是浓墨重彩开展主题宣传,让党的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切实弘扬正能量,提振精气神。进一步创新宣传载体,强化精品意识,力求宣传作品出新、出彩,增强作品的感染力、传播力和影响力。二是丰富社区文化活动,补足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短板。以传统节日为切入点,开展各类有特色的文化活动,力求活动能贴合居民需求、符合社区实际,不断丰富各社区图书角配备、拓展社区文化活动室功能,吸引居民走进社区文明实践站,让各社区文明实践站真正成为基层政策宣讲、聊天说事、文娱活动的主阵地。

  五、相关要求

  1.加强领导,强化责任。活动在街道党工委领导下进行,各片区领导要亲自推动,高度重视,街道科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发挥表率作用,带头下基层听意见,带头出实招办实事,引导社区工作人员把专项活动落地落实,把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找准查实帮助社区解决实际问题

  2.规范管理,加强宣传。各科室、社区要规范活动管理、建立活动台账,确保每一项工作落到实处。活动开展期间,要留存活动简报、图片等资料,统筹运用传统媒体新兴媒体,统筹线线下、内宣外宣,充分反映各社区各部门的经验做法和实际成效,生动展示群众的热切期盼和积极反响

  3.真督实导,务求实效。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坚持从实际出发,各社区各部门要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找准工作抓手,把实事做深做实街道将不定期开展工作督导督查,切忌把为群众办实事泛化为常规工作堆砌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