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蓟州区人民政府 2019年12月3日星期二

无障碍 无障碍 简体 | 繁体 长者模式 长者模式

2025年下营镇人民政府防汛(抗旱)预案
来源:天津市蓟州区下营镇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5-04-30 15:35

2025年下营镇人民政府防汛(抗旱)预案

1、总则

1.1目的依据

为落实蓟州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关于2025年度防汛(抗旱)工作的要求,保障全镇防汛抢险(抗旱)工作高效有序的进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我镇实际,制定本预案。

1.2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全镇范围内水、旱、地质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置,包括干旱、山洪、山体滑坡、溃堤(坝)河道堵塞、危房倒塌、学校和景区等防洪。

1.3工作原则

贯彻“安全第一,常抓不懈,预防为主,全力抢险,安全转移危险区人员”的工作方针,以蓄水工程、河道堤防、低洼地区、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安全度汛为重点,以防洪工程和在建工程不垮坝、不决堤、农户不受淹,坚决杜绝人为责任事故为目标,努力将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为宗旨,动员全镇力量,争取今年防汛(抗旱)工作的全面胜利。

2、组织指挥体系和职责

2.1领导机构

镇政府成立防汛指挥部:

总指挥: 李鹏岳(党委书记)

张旭宁(镇   长)

副指挥宋文普、苗淑民、吴春辉、卢一铭郭月秋刘晓猛、彭  旭、张  、张素华王宏昆、刘先达

指挥部职责:

1认真宣传贯彻执行国家有关防汛工作的方针、政策、法规和法令。

2、负责制定下营镇防汛预案制定水库、塘坝山洪沟度汛预案;监督各村、景区、单位编制防汛预案。监督实施镇各项防洪预案的落实。

3、建立健全和完善防汛指挥机构,落实防汛工作责任制。指导各村开展防汛工作。

4、及时收集、整理、上报汛期雨情、水情、险情、灾情。及时掌握气象形势,了解长短期水情、气象分析预报,提供指挥部领导决策。

5、组织开展镇管水库、塘坝、山洪沟、危险房屋、地质灾害点位防汛工作检查。组织开展并监督各村开展汛前检查与水毁工程修复。

6、开展防汛宣传培训演练工作。

7、负责组建抢险队伍指挥抢险、群众转移工作。

8、负责防汛(抗旱)物资储备的落实。

9、全面统计掌握洪涝和干旱灾害情况,组织灾后总结、分析,以便完善各类应急抢险预案。

10、做好水毁工程统计与修复汛前、汛中、汛后各水库塘坝蓄水工作。

11、在区防汛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指挥全镇防汛应急工作,落实镇村防御人员,出现异常、紧急、特殊情况时,发布启动预案命令,及时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做好人员转移和抢险救灾工作。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王宏昆 ;副主任: 刘冬雪  

  员:朱小兵、王丽娇、赵佳宁、马英英、范  蓉、孙立培、边雅琦、彭立男

职责:

一、负责防汛办公室日常工作。负责组织制定防汛预案,准备抢险物资。协助总指挥发布汛情,协调、调度、布置各村各单位开展防汛抢险。负责信息传递,发布总指挥长命令负责组织河道、坑塘、水库隐患治理以及水毁工程的修复等工作办公室电话:29718054。

二、严格检查、落实汛期值班制度;了解天气预报,监视全镇降水、洪水情况,及时了解各村危险区情况;负责发布各项防御暴雨洪水的通报、通知;及时统计上报人员转移、受灾情况。撰写灾情和抢险救灾情况报告,文档上报归档。完成镇防汛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2.2工作机构

指挥部成立8个应急工作组,即:应急抢险组群众转移安置组山洪、地质监测巡查组旅游企业、商户安全组;后勤保障及学校、敬老院、电力安全组农业安全组;宣传、通讯保障组;纪律检查组。成立应急抢险民兵营,队员1453名。

各组构成及职责:

1应急抢险组:

  长:彭  旭(武装部  

  员:武装部、退伍军人服务站、民兵连等部门成员和35个村支部书记。

  责:负责发生山洪地质灾害等情况的抢险,做好善后处理工作,负责抢险当中镇、村、各单位抢险人员、车辆、物资的调配镇防汛物资由镇防汛办统一调配,在险情发生后20分钟运送到防范点位。各村物资10分钟运送到防范点位。、调度,完成镇防汛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各村接到镇防汛指挥部发布Ⅲ级预警,由村防汛行政责任人负责抢险队伍集结,地点根据各村险情发生地点就近集结,集结时间不超过15分钟)。水库、塘坝、山洪沟、地质灾害隐患突发险情,镇抢险人员、物资、车辆不足时,组长彭旭向镇防汛指挥部报告,镇防汛指挥部向区防办请求支援。

2群众转移安置组:

  长:  (党委副书记)    

刘晓猛(组织委员)      

  员:公共安全办、综合治理中心、司法所、市容所、矛调中心成员和18个村有转移任务的包片领导、包村干部、村支部书记

  责:按照区防汛指挥部的命令及预警通知,及时通知转移责任人“叫醒”“叫应”险户,按预定的路线和地点,做好受威胁群众全员转移工作,保证转移途中安全和安置后生活保障负责积水道路、损毁桥梁中断交通。负责汛期社会治安保卫,维护防汛抢险秩序,排除化解不稳定因素。打击偷窃防汛物料、破坏防洪与灌溉工程设施的犯罪行为。完成镇防汛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发生较大灾情为转移游客和险户人员较多,组长张伟、赵建忠向镇防汛指挥部报告,镇防汛指挥部向区防办请求支援。

3)山洪、地质监测巡查组

  长:张素华副镇长       

        王宏昆副镇长       

  员:村镇建设办公室、综合执法大队等部门成员和地质监测

  责:负责汛期水利工程险区险段、水库、塘坝、山洪沟、泥石流沟、滑坡点、地质灾害点位的巡查、监测,负责防汛设施设备、物资的执法巡护。负责对危险点位布控,发现问题及时报告镇防汛指挥部,完成镇防汛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地质灾害隐患点险情不明显,组长张素华向镇防汛指挥部报告,镇防汛指挥部向区防办请求支援。

4旅游企业、商户安全组

  长:吴春辉(副镇长)        

刘先达(副镇长)        

  员:经济发展办公室、项目办、公共安全办、党群服务中心、文化站、旅游办等部门成员

  责:负责落实防汛资金。负责对企业、景区、农家院、商铺、医院开展汛期隐患排查负责卫生防疫和医疗物资准备及调拨,伤员的救护工作制定景区及企业防汛预案,按防汛预警要求关闭景区、转移游客及旅游业灾情统计工作。完成镇防汛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突发极端天气游客较多,组长刘先达向镇防汛指挥部报告,镇防汛指挥部向区防办请求支援。

5)后勤保障及学校、敬老院、电力安全组

  长:宋文普(人大主席)     

苗淑民党委副书记     

  员:公共管理办公室、综合办公室、人大办、电业所、公共服务办公室、教委等部门成员。

  责:负责机关后勤保障、对学校、敬老院开展汛期隐患排查、整治、预案制定、灾情统计工作。保证汛期用电安全。完成镇防汛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发生较大灾情,医疗物资紧缺伤员较多,镇域电力设施受损,组长宋文普、苗淑民向镇防汛指挥部报告,镇防汛指挥部向区防办请求支援。

6农业安全组

  长:王宏昆副镇长        

  员:乡村振兴服务中心、防雹站等部门成员。

  责:负责汛期种养殖业场所隐患排查、治理、农业灾情统计、农业救灾、生产恢复等工作。

7宣传、通讯保障

  长:郭月秋 (宣传委员)       

成  员: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办公室、联通公司、电信公司、移动公司、村支部书记

  责:负责全镇通讯设施、官博系统维护,保持正常使用,保障通讯畅通传送防汛通讯指令,负责汛期舆情宣传完成镇防汛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8纪律检查组

  卢一铭(纪委书记)       

  员:纪委、党建办部门成员。

  责:负责汛期党员、干部监督、工作督察等工作。完成镇防汛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3、组建抢险民兵营

1453人组成,下设8个连,指挥部直属一个机动队,由50个人组成。

教导员:李鹏岳(镇党委书记) 

营  长:  (武装部长)  

连  长:张卫平、胡金领、吴海英、史贺东、谭学礼、周春、杨瑞红、张立华

抢险民兵营的具体任务安排如下

一连:(90人)下营50人,苦梨峪20人,小东沟20人

二连:(317人)青山岭50人、白滩54人、桑树庵49人、常州48人、车道峪55人、郭家沟41人、团山子20人。

具体负责:郭家沟水库、下营塘坝、桑树庵塘坝、白滩塘坝、青山岭塘坝、常州塘坝、车道峪塘坝、澜河、泃河流两岸险村险户的防汛抢险任务。

         三连:(155人)刘庄子55人,东山50人,东于庄50人。

具体负责:东于庄塘坝,东山塘坝、刘庄子水库及刘庄子村内河道两边险户的防汛抢险任务。

         四连:50人黄崖关50人。

五连:(330人)中营55人、段庄50人、小平安50人、西大峪50人、大平安50人、前干涧21人、石炮沟54人。

具体负责:小平安塘坝、大平安塘坝、中营塘坝、西大峪三座塘坝、黄崖关塘坝、小平安桥、杏树岭桥、体育局东桥、石炮沟桥、黄崖关至下营大桥泃河两岸险村险户及护岸坝的抢险任务。

         六连:(186人)高富庄50人、官地20人、拱峪20人、张家峪24人、周庄50人、西于庄22人。

具体负责杨庄水库建村的防汛抢险任务。

         七连:(200人)赤霞峪:50人、石头营55人、古强峪55人、小港20人,太平沟20人。

具体负责:赤霞峪水库、石头营塘坝、赤霞峪塘坝、古强峪塘坝、石头营村内河道、古强峪至孙各庄满族乡交界处河道两岸险村险户的防汛抢险任务。

         八连:(125人)道古峪50人、船舱峪55人、寺沟20人。

具体负责:道古峪4座塘坝、寺沟塘坝、船舱峪3座塘坝、东山鹊山鸡养殖合作社塘坝、梨木台至船舱峪至小港交界处河道两岸险村险户的防汛抢险任务。

         具体要求:根据各连的具体任务,做好日常演练,要做到任务清、责任明、官兵相识、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目标 。       

4、监测预警

监测内容:降雨、塘坝水位及工程、滑坡点位移。

1、监测点的设立:按照山洪灾害的特点,由有山洪灾害防御任务的行政村布设监测站点,指定降雨监测1人,塘坝水位及工程、泥石流、滑坡点位各指定1人负责监测。

监测以观测、观察为主,如发现异常现象,必须迅速上报镇防办。

本镇共设立降雨监测点21 处,塘坝水库水位及工程监测点12处,滑坡监测点3处,指定监测人员33人。

2、监测制度

①降雨量监测:当降雨强度不大时,每天观测一次;当遇大到暴雨天气过程或连续强降雨时,每小时观测一次。

②塘坝水位、工程情况监测:汛期每天巡查一次;当遇连续强降雨或水位超过汛限水位等情况时,每1小时巡查一次。

③滑坡点变化情况监测:汛期每天巡查一次;当遇大到暴雨天气过程或连续强降雨时,每2小时巡查一次。

3、报告制度

各监测点的监测员,如发现异常现象,应立即向村山洪灾害防御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组长或其他成员报告,村山洪灾害防御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组长或其他成员负责向镇防汛指挥部报告;情况紧急时,可越级上报区防汛指挥部,并向危险区报警。

情况报告格式:我是×××镇(村)×××(姓名和身份),×××时×××分,发现(发生)×××情况。

5、山洪灾害预警响应

按照山洪灾害的严重程度和范围,预警响应等级从低到高划分为四、三、二、一共四级。山区分指挥部负责启动、终止应急响应,其中四级预警响应由分指挥部副指挥签发,三级预警响应由分指挥部指挥签发,二级、一级由分指挥部指挥签字并报请区防指批准后下发。根据气象、雨情、水情、工情和上级防汛部门发布的预警信息,分指挥部办公室适时建议召开会商会议,决定启动与终止预警响应的区域和级别,分指挥部办公室负责传达指令。

(一)级预警响应

级预警  出现下列预计情况之一者

(1)我区山区或上游区域发布气象暴雨蓝色预警。

(2)我区山区日降雨量达到 30 毫米,且山区表层土壤含水量接近饱和。

(3)山洪沟道行洪。

4山区水库、塘坝泄洪。

级响应

(1)下营镇防汛办主任负责做出相应工作安排,加强对防汛工作的指导,危险区内地村加强对汛情的监测,并将情况通报政府和下营镇防指成员。

2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各包保单位负责同志及时上岗,按照职责分工开展各项工作,并做好随时集中办公和参加会商准备

3指挥组织有关单位召开会商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督促检查各有关单位响应行动开展情况

4景区、景点全部关闭,山区农家院做好关闭准备;小水库、塘坝、山洪沟所在加密巡查;水库、塘坝泄洪;各村做好危险区域安全管控

5抢险组集合防汛抢险人员,随时做好防汛抢险准备;物资设备组检查抢险设备、物资,做好随时调运准备;后勤组做好后勤保障准备

6)巡查人员上岗,做好防汛检查工作。

7)做好山区危险区域转移安置准备。

8)及时收集整理各有关单位工作情况,上报各级领导,并通报有关单位。

9)做好洪涝灾情统计上报工作。

10)组织做好防汛现场视频、图片等资料的采集整理。

(二)级预警响应

级预警  预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

(1)区山区或上游区域发布气象暴雨黄色预警。

(2)我区山区日降雨量达到 50 毫米,且山区表层土壤含水量接近饱和。

(3)山洪沟道局部发生漫溢险情。

(4)山区水库、塘坝发生较大险情。

5地质灾害隐患点发生局部险情

级响应  级响应基础上增加:

(1)下营镇指挥机构指挥负责做出相应工作安排,密切监视汛情、险情的发展变化,加强工作指导,并将情况上报区防汛指挥部。包村领导、包村干部应进驻所包村,协助村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组加强各项防御工作。

(2)下营镇防汛指挥机构,派出应急抢险队进行抢险,组织可能受威胁的住户做好转移准备,及时向区防指报告工作进展情况。

3抢险组组织民兵抢险,物资组及时调运物资,后勤组做好后勤保障。

4各村水库、塘坝区包保领导加强对防汛工作的检查督查;镇责任人和水库、塘坝包保责任人带队上坝,昼夜防守。

5山区农家院全部关闭,做好游客转移安置,组织封闭险情路段。

6镇转移安置受小水库、塘坝、山洪沟威胁群众;受地灾点威胁群众根据地质灾害预警等级适时实施转移安置。

7水库、塘坝全力泄洪;转移三级响应影响范围内43户106人的群众

8防指其他各办事机构根据职责开展相关工作。

9镇转移安置组对险情发生地组织封闭险情路段

(三)级预警响应

级预警  预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

(1)我区山区或上游区域发布气象暴雨橙色预警。

(2)我区山区日降雨量达到 80 毫米,且山区表层土壤含水量接近饱和。

(3)多条山洪沟道发生漫溢险情。

(4)山区水库、塘坝发生重大险情。

5地质灾害隐患点多处发生险情

级响应  级响应基础上增加:

(1)下营镇指挥机构指挥负责做出相应工作部署,加强工作指导,向危险区发布预警;应急抢险队立即赶赴出险地点进行抢险;包村领导、包村干部全部进村,协助村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组,做好群众随时转移的准备;立即将情况上报区防汛指挥部。镇防办加强值班,密切监视雨情、水情、工情的发展变化,做好汛情报告和信息传递工作。

2)镇防指总指挥组织有关单位召开会商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

3黄崖关交警大队,实行道路限行,限制非抢险车辆、人员进入区。

4下营镇根据降雨、洪水情况研判受威胁群众区域,并实施转移安置。

5)镇部协调驻镇消防队参加抢险救灾。

(6)转移安置二级响应影响范围内的71户193群众。

(四)级预警响应

级预警  预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

(1)我区山区或上游区域发布气象暴雨红色预警。

(2)我区山区日降雨量达到 120 毫米,且山区表层土壤含水量接近饱和。

(3)山区水库、塘坝发生溃坝。

4地质灾害隐患点发生重大险情

级响应  级响应基础上增加:

1下营镇指挥机构指挥负责做出应急工作部署,组织抢险救灾,组织危险区群众立即撤离,并立即将情况上报区防汛指挥部;应急抢险队立即赶赴出险地点进行抢险;包村领导、包村干部全部进村,协助做好群众转移工作;镇防办增加值班人员,加强值班,及时报告汛情、灾情、抢险救灾措施和进展情况。

2防指发布抗洪救灾动员令,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加防汛抢险救灾工作。

3各村研判突发危险点,做好群众转移安置工作,各村转移安置一级响应山洪影响范围内的129户374人的群众,积极开展自救。

    4在全力抢险的情况下,请求市防指给予物资、队伍支援,并做好相关工作

6转移安置

转移工作实行镇、村干部层层包干负责的办法,充分发挥干部、党员的作用,统一指挥,安全第一。

转移安置原则:

1、转移遵循先人员后财产,先老弱病残后一般人员的原则,以集体、有组织转移为主。

2、转移地点、路线,就近、安全的原则。

3、转移路线要避开跨河流、沟谷或易滑坡地带。

7.抢险救灾

1、建立抢险救灾工作机制,确定抢险救灾方案。根据各村实际,人口多少,同统一调配车辆,服从镇防汛指挥部的统一指挥,做好物资的调拨,伤员的救护工作。

2、抢险救灾的准备(包括救助装备、资金、物资等)各村负责防汛物资和资金,卫生院做好防疫和救护工作。                                             

3、一旦发生险情,在及时向区防汛指挥部门报告的同时,应急抢险队投入抢险救灾,确保灾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尽量减少财产损失。紧急情况下强制征用和调配车辆、设备、物资。

4、对可能造成新的危害的山体、建筑物等安排专人监测、防御。

5、发生灾情,首先把被困人员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

6、有人员受伤,及时抢救受伤人员,有人员死亡时,及时向上级报告。7、有牲畜死亡时要及时清理、掩埋焚烧集中处理牲畜尸体,对灾区做好卫生防疫工作。

8、对紧急转移的人员做好临时安置。

9、迅速组织力量抢修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

8.保障措施

1、汛前检查

汛前,对全镇进行全面普查,发现问题登记造册,及时处理,同时对可能引发山洪灾害的工程、区域等安排专人负责防守。

2、宣传教育及演练   

普及山洪灾害防御的基本知识,增强防灾意识,发动群众广泛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明白,提高防灾救灾的群众意识。

对本预案内的主要内容,利用会议、广播、标语等多种形式,向群众进行宣传。组织居民熟悉转移路线及安置方案。组织人员开展实战演练。

3、纪律

在汛期和山洪灾害防御工作中,严格执行以下纪律:防汛机构实行24小时值班,确保通讯畅通;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制度,包村干部未经批准,不得离岗外出;值班人员积极主动做好情况搜集和整理,认真做好值班记录,全方位掌握情况;遇到重要情况及时报告,做到不延时、不误报、不漏报,随时登记处理结果;不得推诿和拖延;对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失职、渎职、脱岗离岗、不听指挥的,追究相应责任;情节严重,造成损失的,追究法律责任。

9、特殊情况应急措施

转移安置过程中出现交通、通讯中断等特殊情况时,灾区各村应各自为战、不等不靠,及时采取防灾避灾措施。由村干部分头入户通知易发灾害点村民,尤其是夜间可能发生相关灾害时,要保证信息传递的可靠性,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借助无线广播、铜锣、口哨、手摇报警器等设备引导转移人员到安置地点。在指定的转移路线交通中断的情况下,应选择向溪河沟谷两侧山坡或滑动体的两侧方向转移到就近较高地点。

10、附则

    1、本预案在实施期内,如果责任人因工作或其他事宜发生变动,由继任者替补。

2、本预案经下营镇人民政府审批后,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