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蓟州区人民政府 2019年12月3日星期二

无障碍 无障碍 简体 | 繁体 长者模式 长者模式

杨津庄镇河(湖)长“向群众汇报”工作报告
来源:杨津庄镇 发布时间:2022-03-10 09:30

杨津庄镇河(湖)长“向群众汇报”工作报告

按照《天津市河(湖)长“向群众汇报”工作方案》(津河办〔2020〕118)和《关于报送年度河(湖)长“向群众汇报”工作落实情况的通知》相关要求,切实推动河长制从“有名”向“有实”、“有能”转变,真正把“长”的责任扛起来、抓到位,定期向群众汇报履职情况,自觉接受群众评判和监督,现将杨津庄镇河(湖)长制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河湖基本情况

杨津庄镇共有11条河道,386个坑塘纳入河(湖)长制管理体系。设置镇级河长15人,每周巡河一次,村级河长52人,每日巡河一次。

二、组织体系建设

镇政府成立以党委书记潘晓东、镇长刘军为总河(湖)长,各副职任镇级河(湖)长,各村“一肩挑”任村级河(湖)长的河长制领导小组,全面组织杨津庄镇河长制工作。镇人居环境专班负责河道(坑塘)的检查督导工作,镇雇佣的第三方保洁公司和各村村委会具体落实河道(坑塘)清理管护工作,镇综合执法大队负责对污染河道(坑塘)的企业个人进行处罚,镇财政所根据镇农业中心提供的检查考核结果,对履职不力的村委会和镇村两级河长进行处罚。

三、加强群众监督情况

村民在河道坑塘周围发现问题点位后,可以立即向村委会和人居环境专班进行举报,村委会和人居环境专班会在第一时间组织保洁人员前往清理问题点位。发现不尽职保洁员后,可以向人居环境专班举报,专班将联合保洁公司对相应保洁员扣除部分工资或严重的给予辞退。

四、取得成效

1、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要求,切实改善河道卫生环境,我镇在国庆节前后对镇域内的河道开展集中整治。对翠贾路、军蓟路、棵漫路、一线穿路两侧河道干渠进行集中清理,重点清理岸边的建筑垃圾堆、生活垃圾堆、柴草堆、养殖粪便和河道水上漂浮物,耗资2.5万元;制作安装河长制公示牌40个,耗资2.8万元;购置安装围网1.5万米,对三道港干渠、东干渠、中横渠、西干渠两岸邻村河段安装围网,耗资37.5万元。

2、建立市场化垃圾处理机制,落实河道清洁要求。将镇域内河道交由专业保洁公司对所辖河段进行日常管护,加强对河道沿线村庄的卫生保洁和生活垃圾清运工作。

3、突出治理重点,加强巡河管理。以黑臭水体治理、清除河面及河道沿线周边各类垃圾、清查“四乱”为专项行动治理重点,增加巡河次数,及时建立问题排查整治台账,有效落实巡河巡查问题整改,确保做到发现问题及时处置,实现清河行动常态化规范化。截至目前,共出动各类机械200台(次),清理垃圾300余吨。

4、完善河道长效管护机制,在河道上安装漂浮物拦截网,推进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巩固治理成果。

5、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坚持常态化管理与宣传引导相结合,利用村村通广播广泛宣传河道环保常识,发放环保明白纸2000余张,提高群众水环境保护意识。

村庄河道坑塘环境大幅提升,村庄人居环境整体提升。


五、下一步工作安排

1、强化基础设施的改造维护:

完善公示牌设立,对毁坏丢失公示牌尽快补做并安装;对河道坑塘地埋式垃圾箱展开攻坚工作,坚决对发现的违规垃圾箱进行转移;扩大河道坑塘围网覆盖面积,对未安装围网的重点河道坑塘安装围网。

2、建立管护责任制度:

对纳管的河道(坑塘)全面落实巡查、管理责任制,每一段河道和每一个坑塘的管理责任落实到各村干部和保洁员名下。镇级河长包括包片领导和包村干部,按要求每周巡查一次,发现问题及时向本村责任干部和责任保洁员反馈督促清理;村级河(湖)长包括村“一肩挑”和责任干部按要求每日巡查一次,发现问题立即督促责任保洁员清理或由本村村委会组织清理,难度较大的问题及时向镇人居环境专班反馈,由镇村共同研究解决。

3、建立检查督导制度:

一是镇人居环境专班每半月对全部河道(坑塘)检查一次,发现问题点位立即通知保洁公司专职保洁员进行清理,问题较大的点位通知所在村责任干部组织清理;二是加强与水务局东洼管理站、排管处的联系,了解杨津庄镇河长制工作的重点问题村,对重点村落进行针对性整改。


4、完善河长制奖惩制度:

镇人居环境专班根据每月检查结果,对各村进行排名,对名次靠后的镇村两级河长以及包村干部给予经济处罚,对于表现突出的村给予一定经济奖励,奖金可用于本村河道坑塘环境治理。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