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蓟州区人民政府 2019年12月3日星期二

无障碍 无障碍 简体 | 繁体 长者模式 长者模式

关于印发《洇溜镇包村干部包村工作制度》 的通知
来源:天津市蓟州区洇溜镇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4-02-22 14:30

全体包村干部

《洇溜镇包村干部包村工作制度》已经镇党委会议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洇溜镇包村干部包村工作制度

为促进各项工作组织更加严密,推动更加有力,效果更加显著,进一步完善工作体系,理顺工作关系,压实工作责任,明确各自权责,杜绝推诿扯皮,找借口不干应干事、不担应担责现象发生,做到片线无缝对接,通力合作,形成齐心协力共谋发展、共创事业的新局面。

一、包村干部必知必会

1.包村干部要掌握所包村的基本情况,包括:

①村“三委”班子成员基本信息:家庭成员情况,直系亲属情况,本村内朋友、个人爱好、性格特点、工作能力及表现。

②村内党员、村民代表的基本情况。

③村庄基本情况:户数、人口,村集体年收入,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村庄占地面积、宅基地数,沟渠、坑塘、耕地面积,设施农业面积数量,果园面积,畜牧养殖数量,低收入户、五保户、低保户、重点信访户、残疾人数种植能手,外出务工人数,经商人数,常驻外来人口情况,年收入在50万以上人数,村内有威望或有影响力的重点人。

④村内其他重点情况:经济薄弱村扶持情况(包括扶持工作组基本情况、扶持产业现状和发展前景、群众对工作满意度等),驻村企业相关情况(包括企业规模、主营业务、员工数量、是否为危险行业、是否存在安全生产隐患等),村集体重点产业情况(包括产业规模、发展现状、存在困难、发展前景等)。

⑤村内其他具有本村特点的情况。

2.包村干部要基本掌握相关政策,包括:

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等党的创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和据实更新的重要讲话精神、重要指示批示精神。

②中央、市、区关于经济社会发展、乡村振兴推进、困难群众救助、惠民政策法规、宅基地审批流程、兵役登记、入党程序等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政策和规定。

③区、镇年度工作重点、要点,特别是与企业发展、村集体增收和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等有关的项目、任务。

④镇党委、镇政府关于村级财务管理、人居环境治理、违法用地治理、河(湖)长制、林长制、田长制、路长制管理办法、镇村公章使用审批等具体管理政策。

二、包村干部主要职责

1.坚持党的领导。做到“两个维护”,捍卫“两个确立”,在镇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全力支持村“一肩挑”开展工作,领导村“两委”班子全面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2.宣传党的政策。结合镇情、村情实际,深入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党内法规、涉农政策,以及与群众利益直接相关的决策部署。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为重点,深入推进宣传入村入户工作,做到全覆盖。

3.强化工作指导。监督村干部坐班值班制度落实,每周随机入村检查至少2次。参加并指导“党员政治学习日”“党性锻炼活动周”等党组织活动、主题党日开展,参与村内环境卫生清整、党员志愿活动等集中性或公益性活动。列席村重要工作会议。

4.审察重大决策。对村级重大问题决策进行严格把关,监督村级日常事务和群众问题规范处理,每半月梳理检查1次,保证村干部依法依规办事,保障群众和集体利益。

5.常态调研走访。公开联系方式,对全村住户每年至少走访一遍,了解村情民意,收集意愿诉求,发现热点难点问题,第一时间帮助解决,并向包片领导及时报告。

6.助推经济发展。帮助村“两委”班子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加快推进集体增收和农民致富。

7.严守廉洁纪律。严禁吃请、收礼,杜绝有损党员干部形象的行为,特别是在参与村级重大事务决策中,严禁与村干部搞侵占集体和群众利益的私下交易。

8.确保村情稳定。强化村“两委”班子团结意识,关注党员群众信访动态,做好信访人员的思想转化合理诉求解决和息诉罢访工作,做好矛盾纠纷的排查调解。严格控制到区集体访和进京越级访,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做好安全隐患排查及时处理各种不稳定因素,督促企业等责任主体完成整改

9.定期报告工作。每月至少向党委报告一次工作。因知情不报或未履行职责出现重大问题的,严肃追责问责。

10.做好党委、政府、包片领导交办的其他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

三、权益保障和责任追究

1.权益保障。镇党委全力保证包村干部正确行使所赋予的权力,对提出的意见或建议,及时研判解决。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干部,在提拔任用上给予优先考虑。对反映的镇村干部不履职或履职不到位等问题,由组织、纪检部门初核,情况属实的,提交党委会决议,依法依规依纪做出处理。

2.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对包村干部职能进行了明确,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对履职不到位或存有好人主义思想,不严格正确行使权力的,由组织、纪检部门依规依纪严肃处理。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