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蓟州区人民政府关于公布蓟州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性 项目的通知》政策解读 一、制定背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等有关文件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计划,并按计划要求对蓟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普查、整理,按规定程序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民间文学,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音乐,传统美术,传统舞蹈,传统技艺,传统戏剧,传统医药,曲艺,民俗十大类,其确定基本原则为“百年历史、三代传承、活态展示”。 二、制定目标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精神和有关要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制定蓟州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计划,做好普查、发动工作,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不断发现新的非遗项目,通过名录的公布,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使我区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并得以传承和发扬。 三、公布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等有关文件规定,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好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普查,并对普查结果进行分类、登记,在对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全面普查及有关单位推荐申报的基础上,普查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9项,经区专家委员会论证,同意将“刘氏木雕技艺”“穆柯寨的传说故事”“周氏正骨技艺”等申报蓟州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主要内容 1.传统舞蹈 陈家河中幡 2.传统技艺 蓟州八姐糖醋蒜制作技艺 3.传统技艺 刘氏木雕技艺 4.传统技艺 刘氏石磨元宵制作技艺 5.传统技艺 大稻地村马氏皮影传统手工制皮技艺 6.传统医药 周氏正骨技艺 7.传统技艺 三屯村笤帚手工刨制技艺 8.民间传说 “善蛇洞”的传说故事 9.民间传说 穆柯寨的传说故事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