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防办关于开展防汛准备工作的通知
各乡镇(街道)、开发区、区防指各分指挥部办公室、区防指各成员单位及有关单位:
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全国气候年景总体偏差,区域性、阶段性洪涝干旱灾害风险较大 ,防汛形势复杂严峻。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天津实施“十四五”规划、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的关键一年,防汛保安全责任重大。按照《市防办关于开展防汛准备工作的通知》要求 ,各单位、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立足防“大”防“猛”防“突发”,坚持早谋划、早动手、早准备,狠抓补短板、强弱项、健机制、防风险、提能力等各项备汛措施落实,全面夯实防洪减灾基础,以高水平安全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要调整指挥体系。各分指挥部、各乡镇(街道)、开发区及有关部门要及时调整防汛抗旱工作指挥机构,在全面落实防汛抗旱工作“行政、管理、技术、巡查”责任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压实社区“网格员”为主体,农村村级“锣长”为骨干的基层一线责任体系,签订村级防汛工作责任书,落实岗位责任制,广泛开展基层责任人防汛抢险救援业务培训,明确责任单位、任务分工,提高防汛工作整体效能,全面提升应急处突能力。
应急部门要及时调整充实防汛抗旱组织机构,进一步完善应急指挥体系;水务部门要履行好技术指导和工程管理责任,做好日常“防”的工作,严格落实防汛技术责任人、巡查责任人等岗位责任制。
二、要完善预案体系。要以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实战暴露出的弱项为导向,不断完善应急机制,应急部门要固化洪水应对机制、修订完善防汛抗旱应急预案。
蓄滞洪区指挥部要牵头补充完善蓄滞洪区运用、启动、解除条件和人员返迁、基础设施以及危化企业自保措施等预案内容;山区景区分指挥部要牵头修订完善山洪灾害防御方案,山洪地质灾害预警响应“叫应”机制,统筹山区、景区防汛各项工作,抓好山洪、危房影响区域人员和景区游客紧急转移避险等工作,适时关闭景区、农家院。区水务局、市规划资源局蓟州分局、区城市管理委、区交通局等部门要结合我区水库、塘坝、山洪沟、地质灾害隐患点、下沉地道、低洼易积水片区、河道险工险段等重点部位落实“一处一预案”。区防指“1办12组”和各成员单位要落实启动应急响应“集中会商制度”,按要求派员参与开展工作,确保启动应急响应期间顺利开展相关工作。
三、要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区防指各成员单位3月底前要排查消除人员密集场所防汛安全隐患;各单位、各部门要紧盯水库、塘坝、防洪河道、沟渠、低洼易积水片区、下沉地道、滞洪区、山洪沟、地质灾害隐患点、危陋房屋等风险部位,排涝设施工程运行情况,开展拉网式检查自查,全面排查防汛组织、防洪工程、防汛预案、防汛应急管理、通信预警、隐患整改等方面的内容,切实摸清重要点位底数,建立责任台账,销号管理。区防办将组织相关单位通过“四不两直”等方式,对乡镇(街道)、社区、村的责任、预案、队伍、物资等措施落实、风险隐患排查整改情况,分片包区开展整改督查,针对检查走形式整改不彻底的,将加大约谈通报力度,确保问题整改到位。
四、要全面提升山洪和地质灾害防御能力。作为全市“北防山洪”的重点区域,山洪和地质灾害防御工作是全区防汛工作重点,区水务、自然资源、气象、文旅、应急等部门要及时共享山洪、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强化预警监测能力建设。
1.山区景区分指挥部要切实落实落细山洪影响的群众、景区(含网红景区、野生景区)和农家院游客等转移安置以及山区景区、农家院关闭措施,完善预警、应急响应机制。
2.市规划资源局蓟州分局要全面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位,建立群众转移安置台账,细化人员转移预警机制,制定有效防御措施。
3.区水务局要加强山洪沟治理力度,摸清山洪沟、水库、塘坝底数,建立台账,明确责任人。
4.各山区乡镇要在3月底前完成山洪影响村庄底数摸排核查工作,逐级落实防山洪包保责任制,明确责任人、转移路线、避险地点,全力做好山洪和地质灾害防御工作。
五、要全面提升防御预警精准度。区水务部门要加快实施水毁修复工程建设、险工险段治理、蓄滞洪区安全工程建设,筑牢工程防御堤坝;优化监测站网布局,提升洪水监测能力。气象部门要开展天气雷达和垂直气象探测设施建设,强化气象预警水平,进一步提升气象灾害预警精度,为区防指科学决策提供精准数据支持。各有关单位要充分利用雷达站台、视频监控、指挥平台等手段,加强雨水情趋势研判和影响效果评估,区应急、水务、气象等部门要进一步明确研判会商和预警发布机制,拓展信息发布渠道,确保信息发布及时、准确、广泛、高效。
六、要强化防抢体系。各单位、各部门要着手协调落实部队、民兵、消防、专业、企业等各类抢险救援力量,细化任务分工,优化力量布防,提高抢险救援效率。物资管理部门要抓紧更新、补充防汛物资;各单位要聚焦开展抢险、转移应急演练,全面提升应急抢险保障能力。
七、要强化农业抗旱基础。气象、农业农村、水务等部门和各乡镇要密切监视旱情,建立定期会商机制,合理调配水资源,抓住有利时机,科学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增加农业用水储备。完善区、乡镇、村三级抗旱服务网络体系,加强抗旱物资管理维护,一旦出现旱情,及时启动各级抗旱预案,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八、要做好值班值守和信息报送。各单位、各部门要在气象预警和应急响应期间,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结合本部门、本领域科学、梯次安排人员,遇到突发情况能拉的出人、顶的上去。充分了解掌握本行业本部门应急响应措施和工作职责,区应急指挥中心要积极拓展信息报送途径,畅通重要点位巡护人员和区指挥中心之间信息共享渠道,及时传达现场信息和领导决策,有效统筹各方力量和资源开展抢险救援和救灾救助。
为提高工作效率,各单位防汛抢险队伍、防汛预案、值班值守等信息将通过蓟州应急管理系统进行汇总上传,请各单位、各部门安排接受过培训的人员进行管理维护。
请各单位、各部门认真抓好落实,并按要求报送相关材料至区防汛办。
1.请各乡镇(街道)、开发区及有关单位3月19日前将《锣长情况统计表》(附件2)、《基层防汛行政责任人联系方式》(附件3)、《防汛隐患排查整改情况统计表》(附件4)的电子版和纸质盖章版(经主要领导签字盖章)通过政务邮箱报送至区防办;
2.请各乡镇(街道)、开发区及有关单位3月29日前将《区级防汛抢险救援队伍情况统计表》(附件5)、《蓟州应急管理系统信息更新联系人》(附件6)的电子版和纸质盖章版(经主要领导签字盖章)通过政务邮箱报送至区防办;
3.请区水务局3月29日前将《重点防洪工程“行政、管理、技术”责任名单》(附件1)和《天津市重点河道水库风险区群众转移安置方案》的电子版和纸质盖章版(经主要领导签字盖章)通过政务邮箱报送至区防办;
4.请各乡镇(街道)、开发区、各有关部门4月15日前报送《重点水库防汛责任人联系表》等7张表(附件7)的电子版和纸质盖章版(经主要领导签字盖章)通过政务邮箱报送至区防办;
5.请山区景区分指挥部办公室3月29日前将《山洪灾害防御方案》《山洪灾害预警响应“叫应”机制》、市规划资源局蓟州分局将《地质灾害预警响应“叫应”机制》的电子版和纸质盖章版(经主要领导签字盖章)通过政务邮箱报送至区防办。
6.各山区乡镇3月29日前将《受山洪、危房影响人员转移安置统计表》(附件8)的电子版和纸质盖章版(经主要领导签字盖章)通过政务邮箱报送至区防办。
7.请各山区乡镇3月29日前将《乡镇山洪灾害防御预案》《村级山洪灾害防御应急预案》最新修订版,加盖本单位公章以PDF格式上传至天津市应急预案管理系统。各乡镇(街道)、开发区防汛预案如有变动,请同步更新并上传系统。
8.请青甸洼蓄滞洪区分指挥部办公室3月29日前《青甸洼蓄滞洪区运用方案》最新修订版,加盖本单位公章以PDF格式上传至天津市应急预案管理系统。
附件:1.重点防洪工程“行政、管理、技术”责任名单;
2.锣长情况统计表;
3.基层防汛行政责任人联系方式;
4.防汛隐患排查整改情况统计表;
5.区级防汛抢险救援队伍情况统计表;
6.蓟州应急管理系统信息更新联系人;
7.《重点水库防汛责任人联系表》(7张表);
8.受山洪、危房影响人员转移安置统计表。
2024年3月5日
(联系人:陈超;联系电话:60819608;政务邮箱:jzqyjj06@tj.gov.cn,天津市应急预案管理系统:http://218.68.17.148:7100/plan/statis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