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蓟州区2021年财政决算(草案)的报告
——2022年6月24日在蓟州区
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
财政局局长耿卓赟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我向会议报告蓟州区2021年财政决算(草案)情况,请予审议。
2021年,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和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在区委正确领导和区人大常委会监督指导下,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拼搏进取,统筹财政资金,兜牢“三保”底线,厉行节约过好紧日子,坚持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有力支撑了全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一、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情况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5224万元(其中:税收收入123532万元;非税收入101692万元),完成调整预算107.2%,同比增收20198万元,增长9.9%。收入明细包括:
1.增值税37860万元,同比增收3378万元,增长9.8%。
2.企业所得税15118万元,同比增收474万元,增长3.2%。
3.个人所得税4385万元,同比增收260万元,增长6.3%。
4.资源税4627万元,同比增收502万元,增长12.2%。
5.城市维护建设税11660万元,同比增收1142万元,增长10.9%。
6.印花税3303万元,同比增收778万元,增长30.8%。
7.房产税10889万元,同比增收2636万元,增长31.9%。
8.城镇土地使用税6810万元,同比增收2665万元,增长64.3%。
9.车船使用税5595万元,同比增收2111万元,增长60.6%。
10.土地增值税4304万元,同比减收1736万元,下降28.7%。
11.耕地占用税478万元,同比增收213万元,增长80.4%。
12.契税17880万元,同比减收7618万元,下降29.9%。
13.环境保护税623万元,同比减收55万元,下降8.1%。
14.专项收入20189万元(主要包括教育费附加4961万元、地方教育费附加3307万元、教育资金5373万元、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收入1332万元、农田水利建设资金1623万元、森林植被恢复费610万元、其他专项收入2983万元),同比减收6965万元,下降25.6%,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土地出让收益计提教育资金、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同比上年减少8370万元。
15.行政性收费收入6316万元,同比增收3526万元,增长126.4%,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教育局缴库公办幼儿园保育费同比上年增加3207万元。
16.罚没收入5235万元,同比减收1553万元,下降22.9%,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公安罚没收入同比上年减少2211万元。
17.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62176万元,同比增收26102万元,增长72.4%,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入库跨省用地指标资金56339万元。
18.其他收入7776万元,同比增收7279万元,增长1464.6%,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城市管理委员会、住房建设委员会清收以前年度欠缴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
(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情况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56827万元,同比增支341579万元,增长41.9%。支出明细包括: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75897万元,增长7.4%。
2.国防支出55万元。
3.公共安全支出53601万元,下降0.3%。
4.教育支出250250万元,增长10.2%。
5.科学技术支出1156万元,下降64.3%,主要用于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支出,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专项资金支出减少。
6.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9979万元,增长28.1%。
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71744万元,增长2.1%。
8.卫生健康支出82953万元,增长9%,主要用于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补助和卫生、计生等支出。
9.节能环保支出26722万元,增长99.4%,主要用于大气、水资源环境保护等支出,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农村环境保护、污染防治支出同比上年增加6373万元。
10.城乡社区支出286198万元,增长531.1%,主要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支出,增长的主要原因是2021年拨付区国资委于桥水库项目注资款250194万元。
11.农林水支出115111万元,下降5.3%,主要用于落实惠农政策专项支出。
12.交通运输支出30042万元,增长203.9%,主要于用公路、铁路基础设施建设等支出,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公路养护专项资金同比上年增加17906万元。
13.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8459万元,增长76.5%,主要用于安全生产监管等支出,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和管理支出同比上年增加1955万元。
14.商业服务业等支出923万元。
15.援助其他地区支出1300万元,主要用于东西部扶贫对口支援支出。
16.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3607万元,主要是专项用于乡镇土地所经费、规资局经费和气象事务等支出。
17.住房保障支出8747万元,同比增长706.9%,主要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支出,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保障性安居工程支出同比上年增加7663万元。
18.粮油物资储备事务支出1497万元,主要用于粮油事务和粮油储备支出。
19.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7378万元,主要用于应急管理和消防事务支出。
20.其他支出229万元,主要用于政策性补助等支出。
21.债务付息支出20573万元,主要用于政府一般债券利息支出。
22.债务发行费用支出406万元,主要用于政府一般债券发行费用支出。
(三)全年预算平衡情况
一般公共预算财力1907323万元,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5224万元,市级补助收入708536万元,建制县区债券收入433000万元,新增一般债券收入12000万元,再融资一般债券收入111000万元,待偿债置换一般债券结余16650万元,上年结余447万元,调入资金400466万元。当年支出合计1853473万元,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56827万元,上解支出120772万元,一般债券还本支出560650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5224万元。结转下年支出53850万元。
二、2021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一)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情况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19606万元(主要是土地出让金),完成调整预算107.8%,同比减收131136万元,下降52.3%。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土地出让收入同比上年减少111309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情况
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56644万元,同比减支691668万元,下降81.5%。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上年支出含政府专项债券支出587600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同比上年减少153070万元。支出明细包括:
1.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47万元,主要用于地方旅游开发项目补助支出。
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2298万元,主要用于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支出。
3.城乡社区事务支出44820万元,主要用于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
4.其他支出56128万元,主要用于彩票公益金支出及政府专项债券支出。
5.债务付息支出42458万元,主要用于政府专项债券付息支出。
6.债务发行费用支出793万元,主要用于政府专项债券发行费用支出。
(三)全年预算平衡情况
政府性基金总收入894624万元,包括区级政府性基金收入119606万元,市级补助收入29283万元,建制县债券收入484000万元,新增专项债券收入10000万元,再融资专项债券收入172850万元,待偿债置换专项债券结余27290万元,上年结余51595万元。政府性基金总支出862059万元,包括区级政府性基金支出156644万元,专项债务还本支出684140万元,调出资金21275万元。年终结余32565万元。
三、2021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一)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情况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937190万元,完成调整预算100%,主要是北部山区生态保护PPP项目存量资产转让收入入库。
(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完成情况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2417074万元,主要用于国有企业资本金注入。
(三)全年预算平衡情况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总收入2937255万元,包括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937190万元,市级补助收入49万元,上年结余16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总支出2785356万元,包括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2417074万元,调出资金368282万元。年终结余151899万元。
四、存在问题及措施
2021年,经全区上下共同努力,财政收支实现平稳运行,保障了疫情防控、经济发展、民计民生、乡村振兴、生态环保等领域稳步推进,取得较好成果。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预算执行和财政工作中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受多重因素影响,财政增收基础不牢固,财源税源需进一步培育;二是财政支出刚性特征明显,民生领域资金保障存在薄弱环节,财政收支矛盾日益突出,预算平衡难度加大;三是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压力依然突出,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发展,增强自身造血化解债务风险的能力还相对较弱;四是预算绩效管理仍需进一步提质增效。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新一届区委、区政府履职的开局之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对此,我们要坚持苦干实干、拼命硬干,全力以赴做好以下工作。一是严格收入管理。加强财税部门联动,严格税收征管和非税收入管理,确保实现应收尽收。全面落实全员大招商工作要求,深挖税收内在潜力,促进财政增收。提速土地出让,努力完成土地出让目标。积极争取上级政策和资金支持,增强综合保障能力。二是坚持过紧日子。坚决贯彻“可省则省、有保有压”的原则,最大限度压减“三公”和一般性支出,从严政府投资评审,加强政府采购监管,节约财政资金,把有限资金用于保障教育、卫生、社保、农业、环保等领域,实现财政平稳运行。三是从严预算管理。严格遵循预算编制原则,进一步强化预算约束,严控预算追加,严禁超预算、无预算拨款。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四是深化财税改革。科学优化乡镇财税体制改革,充分调动乡镇生财、聚财、理财积极性,促进乡镇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不断增强乡镇经济实力。五是加强债务管理。加强和完善政府债券“借、用、管、还”全周期管理,做好债券资金使用及管理,促进政府债务管理更加规范。
9